|
张自忠
|
|
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关于临沂保卫战的手令 (由山东省档案馆提供)
|
|
五十九军进驻临沂城
|
□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通讯员 颜超 臧德三
1938年3月24日的《申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鲁境发现自缢敌兵”的短消息,其内容是:我庞部在汤头东池草坡发见自缢日兵八名,均为琉球人,留有遗字云:伊系中国人,不愿打祖国,望祖国军民保其尸体,并望掩埋等语。足见敌国内反战情绪之浓。
外敌入侵,以血还之。中华儿女荡气回肠的反击,让敌人不战而自杀。如此惨烈的临沂阻击战,不应被历史和民族忘记。
莒县城头刘震东
战火燃起,熊熊难灭。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中原。1938年初,日军占领青岛,矶谷师团沿津浦铁路南下,坂垣师团从青岛西南推进,妄图与从南京北犯的日军会合,夹击徐州。
1938年1月4日,矶谷廉介率领的第十师团攻占兖州,7日攻占邹县,徐州北大门洞开。而驻扎青岛的坂垣征四郎所部第五师团,则沿胶济铁路西进,连占胶县、高密、潍县后,顺台(儿庄)潍(县)公路直扑徐州。在连续占领安丘、诸城后,直逼鲁南重镇临沂。
临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得失关系“徐州会战”全局。
兵临城下,不得不防。当时,临沂的守备力量,只有临沂城防司令张里元所辖保安团2000余人。张自知难挡强敌,于日军攻占潍县时,即急电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请求援兵。
2月上旬,李宗仁急调驻防连云港的庞炳勋部第三军团驰援临沂,阻敌南进。名曰“军团”,实际仅有40军之第39师,兵力只有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补充团,另有炮、工、辎、通各一营,共计13000余人。
军令如山。同年2月中旬,庞部进驻临沂。张里元的保安团驻在城里,与庞部协同作战,战时归庞统一指挥。庞派人察看临沂周围地形,召开营以上军官和各级参谋联席会议,确定以“沂河为天堑,据河死守”的策略。
正当临沂城内外积极备战之时,日军的铁蹄已踏至70公里外的莒县。
莒县是日军进逼临沂的必经之路。县长许树声闻知日军来攻,即率县大队弃城南去,城中百姓见状,也竞相逃难。2月20日下午5时,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中将司令刘震东率部奔守莒县城。次日下午,日军迫近城垣。
刘震东见城内空虚,便向庞炳勋请战。庞即命刘暂时入城坚守至午夜,过后115旅将开到接防。刘震东是沂水人,早年在东北军服役,位至中将师长,曾参加热河抗战和察哈尔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志愿返回家乡,变卖家财,招募武装抗日,于1938年初组成五战区第二路游击队,共2000余人。但此时跟随在身边的仅有刘崇桥、张鹏两个支队,约400余人,装备也甚是寒碜。
刘震东不顾这些,毅然承担起守城重任。他一边组织官兵堵塞城门,构筑工事,一边四处巡视,鼓舞士气。迄午夜时分,仍不见115旅到来,刘震东派员出城侦察,方知因道路、桥梁被炸,部队只好跑步行军。
22日凌晨,115旅终于开抵莒县城。朱家麟旅长令229团进入县城,230团则占领城西大湖村一带,协同守城。当夜,守城各方协商成立城防指挥部,刘震东任总指挥,朱家麟副之。
22日拂晓时分,日军已从东、北、西三面将莒县城包围,5时半开始攻城。115旅与游击队、县大队配合作战,坚守不退。天亮后,日军攻占城外南面高地,并从此地向城内发炮,刘震东、朱家麟指挥守军奋力抵抗,与敌形成对峙。日军多次以火力掩护爬城,均被守军击退。为歼灭城南高地之敌,刘震东以两营士兵组成敢死队,命其冲出南门,分东西两路包抄敌侧后。九时许,两路敢死队发起突袭,夺回高地。
但北门外之敌因有险可据,始终负隅顽抗,未能彻底肃清。下午,日军主力会合北门外之敌,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抬着云梯向北城墙直冲,多处女墙被敌炮火轰塌,10多个日军爬上城墙。守城刘部向敌人猛烈还击,数次击退敌人的强攻,并与爬上城墙的日军展开肉搏战,全歼登城的日军。
刘震东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在北城墙上飞奔,指挥抢堵反击,参谋长要他弯腰前行,随从要他下城墙指挥,刘却奋勇不顾。在夺回城西北角时,身中数弹,一弹伤脑,一弹中腹,壮烈殉国。
“铁军”被“杂牌”挫败
由于日军援兵赶到,敌我力量悬殊,我军于2月23日上午撤退,莒县告失。3月2日,日军由莒县城大举南下,逼近距临沂30公里的汤头周围。3月3日,日军即向汤头守军116旅232团阵地发起猛攻,临沂阻击战正式打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