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二年王曰瑚(中)与德国人合影
|
|
乡饮执照
|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本报通讯员 谭晓娟
在传统中国,礼仪承载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近日,淄博市档案局征集到一份乡饮“执照”,是乡饮酒礼在清朝风行的佐证。
乡饮酒礼,起源于周代,盛行于明清,是古代地方政府的一种官方礼仪活动。乡饮不同于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由官方拨款举办,彰显宗族乡约所推崇的价值观。
这份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乡饮执照,颁发给新城县王曰瑚(张店区中埠镇中埠村人),相当于一份官方邀请函,同时也是出席乡饮的“行政许可”。古代虽很少影像记录,但详实的文字和物证,还原了人们在特定场合的聚会,给今人诸多想象空间。今天,这份执照成了研究清朝山东儒学礼仪的珍贵史料。
乡饮宴请谁
蒲松龄曾为大宾
清光绪二十五年,济南府新城县儒学堂举办乡饮酒礼,新城县王曰瑚为耆宾,特颁发执照。2015年夏,这份执照由淄博市档案局声像档案征集科的工作人员,从张店区中埠镇于家庄于有存、王德才、王德明几位老人手中征集而来。
该执照为毛边纸木版印刷,人名、时间等用毛笔填写,宽42cm、高48cm,印刷版心宽34cm、高39cm,保存较好。
执照字迹清晰,内文有:“济南府新城县儒学正副堂为乡饮事照,得乡饮酒礼每岁举行二次,良以事关盛典,非遴选得人不足以示观感,兹访得新城县王曰瑚年六十岁,齿德兼优,堪膺乡饮耆宾之选,特举之以作矜式……”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这段文字信息含量颇大。首先可以看出,乡饮酒礼是隆重盛典,每年举行两次,必须“遴选得人”。接着令人好奇的是,王曰瑚是何许人?他又为什么被选为乡饮耆宾?
淄博市收藏家蔺增升介绍,被邀请参加乡饮酒礼的宾客,均为当地身家清白、品行端方、齿德具尊、守礼无失的耆老乡绅。执照文中所述表明,新城县王曰瑚年六十岁,齿德兼优,堪膺乡饮耆宾之选。
在清朝,乡饮宾客的选定,先由儒学官员发动人员进行公举。经过层层推荐和考选之后,地方长官还要对乡饮宾客进行三代“政审”等考核。比如这份乡饮执照中,即列出其曾祖、祖父和父亲之名,后批红字“实”。
人选经过批准后,逐级上报本省督核准。由州、县儒学正堂发给执照以为凭证,表明身份,之后方准许邀请参加乡饮酒礼。
在这些宾客中,地位尊卑大有讲究。致仕官员被称为大宾,年高有德者被称作僎宾,年稍长、有德者被称作介宾,一般均统称为乡饮宾。
由此可见,参加乡饮成为宾客是一种尊荣。为了表彰乡饮宾客在地方的德行义举,有的地方官员们还要赠予牌匾以示荣耀。同时乡饮宾客还要由督抚上报朝廷,经礼部奏请皇帝批准,赏给顶戴荣身。同时,历届乡饮宾的姓名要载入地方史志,名垂青史。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时年71岁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就曾被推荐确定为乡饮大宾。
乡饮怎么来
探源风俗流变
乡饮从名称来看,像是一种简单的宴饮风俗,其实不然。作为古代嘉礼的一种,可追溯历史长达三千年。在汉民族居住的地区,这一宴饮风俗曾普遍存在,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不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作用。
有关乡饮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乡饮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之集体活动,是古时乡人因时而聚会的宴饮仪式。后来历史学者论证,认为乡饮起源于氏族的会食制度,这种礼节主旨在于尊长和养老。
至周代时,乡饮的礼仪细节更加精细。《礼记·射义》记载:“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儒家经典《仪礼》对此也有详述。以致仕之卿大夫为乡饮酒礼的主持人,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人。仪式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升降拜答,俱有规定。
周代诸侯国的乡大夫是主管政教、禁令等事的地方官员,他们每三年对本乡土人士的德行、才能进行一次考察,把德才兼备之人推荐给国君任用。人选确定之后,临行前乡大夫设宴饯行,并请本乡中德高望重之人陪饮。当时乡饮酒礼一般在正月吉日举行,此会也有举荐贤能之士,以献王室的意义。
汉代以后,推行郡县制,乡饮往往在学校中行礼。汉代的乡饮酒宴与郡县学校祀先圣先师之礼同时进行。《渊鉴类函·礼仪·乡饮酒》就有这样的记述:“汉永平二年,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牲以犬。”
实行科举制度以后,以州县长官为主人,为贡士饯行时,亦行乡饮酒礼。这样的风俗延续至唐宋。宋代的乡饮酒礼在贡士之月举行。届时,由地方行政长官做东,宴请被推荐的舍生和当地群老。宋王溥《唐会要·乡饮酒》:“开元六年七月十三日,初颁乡饮酒礼于天下,令牧宰每年至十二月行之……各备礼仪,准令式行礼,稍加劝奖,以示风俗。”
至明、清两代,乡饮酒礼带有明显的教化内容。明代的乡饮酒宴在每年的孟春正月和孟冬十月举行,中央及地方各司学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于学校;民间则以里社为单位,于春、秋社祭时举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