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北侧的历代帝王庙,是我国现存惟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清政权入主北京之后,对其进行了改建和重修,并继续沿用,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的地方。从明嘉靖年代至清末,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朝的建立结束了宋元时代辽(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长达400多年的统治,重新恢复了华夏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一统江山的地位。“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曾是朱元璋为建立大明王朝时提出的口号。但是,他在目睹了不少蒙古族同胞居住在内地许多省份,并与汉族居民相互融合的现实之后,又提出了“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洪武三年(1370年)他派人寻访历代帝王陵寝,并亲自撰文,遣官员前往祭祀。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在当时的国都金陵——南京修筑历代帝王庙。
据文献记载,历代帝王庙中共供奉祭祀了17位历代帝王和32位历代名臣。他们是三皇(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和夏禹王,殷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高祖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还有元世祖忽必烈。这些帝王塑像和神位的排列以“三皇”的神位居中,“五帝”和夏商周隋唐宋元等开国皇帝的神像分列在其左右。
这个排列既突出了华夏汉民族自“三皇五帝”到历代帝王数千年间的正统地位,也尊重元蒙入主中原统治的客观历史存在,从而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跨民族且包容了中国历代帝王的祭祀体系。不仅如此,其间还增加了从祀不同历史时期有重大贡献的文臣武将。对这些人物的供奉祭祀制度,一直被严格地遵守和延续了170多年。
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祭祀历代帝王的礼仪虽然没有中断,但也多有不便。遂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世宗朱厚熜下诏在北京修建历代帝王庙。
北京历代帝王庙虽因袭了南京历代帝王庙的规制和祭祀规模,却只立牌位而不塑像。这是两者的最大不同。
清朝皇帝定鼎北京后“宫邑维旧”,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北京城。不仅继承了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制度,而且还进一步完善了历代帝王庙大一统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帝王祭祀体系,并多次颁布谕旨、撰写碑文,改建修缮庙宇,亲临祭祀。
顺治皇帝在清朝开国的第二年(1645年),不仅恢复了每年春二月、秋八月的历代帝王庙祭祀大典,而且还恢复了被明嘉靖帝撤销的元忽必烈和穆呼哩(木华黎)等人的神位,并增加了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世祖完颜雍、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供奉祭祀。同时,还相应地增加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供奉祭祀。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又特别强调了对“英君哲后”或“继世而生”或“间世而出”的多位守业帝王、名臣的祭祀,主张“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仆,尽宜入庙祭祀”。这样便将历代帝王庙中祭祀的帝王从原有的21位一下子增加到了164位,祭祀的名臣也从原有的32位增至79位。
乾隆皇帝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尤为重视,对整座庙宇作了重大修缮,使之成为皇家最高等级的庙宇。他提出:“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乎?……历代帝王胥祀于景德之殿,其有德无德,若南若北,曰中曰外,是一家非一家,章章如,昭昭如,孰可以为法,孰可以为戒,万世之后,入庙而祀者,孰不憬然而思,惕然而惧耶!”于是,他两次谕旨增加晋、南北朝、唐、五代、金、明等朝的26位帝王入祀,使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从164位增至188位,龛位也从5个增加到7个,从而最终确定了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