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于1937年的中华老字号“草包包子”,一路走来,经受了战争、市场经济、消费升级等多重洗礼后,依然保持了一到饭点就排队的“老传统”。近两年,草包包子还被写进了不少游玩济南的攻略,成为济南网红打卡地之一。
草包包子受到济南市民的喜爱,一到饭点就排队也成了“老传统”。
因创始人性情憨厚
绰号“草包”而得名
在济南高楼大厦云集的区域绿地中心附近,藏着一家很多老济南人都十分熟悉的包子铺——草包包子。一进店门,一股混杂着荷叶清香的包子香气就扑面而来。恰逢中午饭点,柜台前顾客排起了长队,等待最地道的老济南草包包子出笼。
草包包子第三代传人董珊珊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草包包子始创于1937年,已有82年历史,创始人叫张文汉,老先生是原泺口镇人,从小就跟着一位名厨学做包子。为人性格憨厚,不计时利,邻里街坊给他取绰号“草包”。“草包先生”听闻后却并不生气,乐呵呵地接受了大家的绰号,并且为自己的包子也取名为“草包包子”,“草包”因此得名。
董馥生是第二代传承人。董珊珊说,自己的父亲和创始人张文汉性格有些相似,都属于在厨师行业没有什么天分,但奉行笨鸟先飞原则,每天很早就到店。“那时候的师傅都很厉害,要把师傅伺候好,我爸就会早早地来,在师傅来之前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这些品质都得到了认可,后来我父亲就做了主任,类似现在的经理。”
上世纪80年代末,受市场经济冲击,很多原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饭店开始亏损,草包包子也进入濒临倒闭的状态。“当时草包包子对公司来说已成为很大负担,员工工资发放都十分困难,有种过了今天就没明天的感觉。”董珊珊说。
曾经濒临倒闭
个人承包起死回生
为避免店铺倒闭沦为下岗工人,董馥生和老伴鲁婕也提前自谋出路,另选了店址,打算靠这门手艺自己开家小店。但最后关头,夫妻俩又犹豫了。“他俩都是土生土长的老济南,我爸说草包包子这么多年了,战争时这么乱都保存下来了,不能在这个时候没了。”
恰逢董馥生从新闻里看到有个地方出现了“国企民营”的模式,国营企业被承包给个人经营。几经思索,董馥生向公司提出了承包的提议,每年给公司上缴部分利润后自负盈亏。在当时店铺已成为公司负资产的情况下,公司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为了承包店面,我爸妈把省吃俭用存下的钱和爷爷奶奶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后来我跟我爸聊,那时候他俩都40多岁了,上有老下有小,要是干赔了我们家就直接跌到谷底了。但我爸说,他当时根本没想这么多,不能让草包这个品牌没了。”董珊珊说。
在夫妻俩的辛勤耕耘下,原本濒临倒闭的草包包子终于起死回生,慢慢恢复到以前顾客盈门的景象,恢复到每天都有顾客排队买包子的场景。
不少老顾客每月来聚会
外地游客专程来打卡
1999年是草包包子的又一节点,彼时消费者开始越来越注重店面环境,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破败石头房显然已经不适应当时的趋势,甚至一刮大风就往下掉土,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爸下决心翻建,前后投入100多万,在那时候真是一笔巨款,为了翻建店铺,家里把亲戚朋友借了个遍,最终将300平米的店面扩大至800平米。”
在董珊珊看来,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父亲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济南刚开放商标注册,几乎还没人有商标观念时,父亲就去将草包包子注册成商标。“当时人家还开他玩笑,说你卖个包子注册什么商标,我爸说就算是个包子,也是个老品牌,要好好保护。”
自2006年起,草包包子陆续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山东老字号”“山东名小吃”。2015年“草包包子”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草包包子已经成为不少老人每月聚会之地。还有很多外地游客,来济南游玩会专程来这里打卡,草包包子也被写进一些游玩济南的攻略里。”董珊珊说。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