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笔者在沂水县泉庄镇的桃花山上看到,一个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帐篷“驻扎”万亩花海中,让游客零距离接触自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撑起沂水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大格局。
泉庄镇在“全景沂水、全域旅游”的引领下,依托交通区位条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农业资源、人文资源等特色,成功举办了三届山东沂水(泉庄)桃花节,打响了天下泉庄品牌,引领了沂蒙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向, 加快了从“景点旅游时代”向“全域旅游时代”和“自主休闲游时代”的转变。
桃园赏花看戏成习惯
虽然历时仅仅三年,但是泉庄桃花节,已经在整个山东省闻名遐迩,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今年4月3日,桃花节主会场桃花山上,万亩桃园里人头攒动,到处是举家出游的游客。来自济南的刘先生,当日一大早就带着孩子开车过来赏花。“3月的时候,就听说泉庄镇要举办第三届桃花节,所以便计划带孩子来游玩。”刘先生说,刚一下车,就被满山遍野的桃园所震撼。
满树桃花烂漫红,置身于层层叠叠的花海里,让人流连忘返。“没想到这里的桃花这么美,与平原里的桃花不一样,这里有层次感,这一趟来得很值。”刘先生说,特别是孩子可以近距离接触农村,认识以前没有见过的桃花,也是一种收获。
不仅刘先生,桃花节的举办对于泉庄镇周边的村民来说,也是一个大日子,不少村民都趁着农闲到此游玩。
家住泉庄镇后里庄村的李功贵,虽然年近六旬,但只要忙完农活,就会到桃花节现场,因为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他最喜欢的演出,而且一演就是三天。“看得很得劲,若在平时很难看到这么好的戏。”李功贵说,桃花节期间,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来这里看戏。
而泉庄镇的负责宣传的同志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一些民间剧团自动联系她,在桃花节期间来演出助兴不收任何费用。多的时候,戏台子多被赏花的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看戏的观众多,演员演得也特别起劲。
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泉庄镇拥有6.3万亩林果,每到春季十多种果花依次开放,特别是桃花最为妖娆,许多游客都会被盛开的花朵所吸引,但是苦于附近没有就餐、赏花的配套服务,大多数游客也只得远远的眺望。然而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种好果树并有个好收成便已经是开心的事情,借靠旅游景区,经商却是很多村民没有想过的事情。桃花节的举办,让当地的果农看到了商机,他们有卖饮料、水果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土特产的,有烤肉串的,有卖桃工艺品的,整个桃花节期间,有些村民每天都能赚上千元。整个泉庄镇的村民都在桃花节期间活跃起来,纷纷开始了办采摘、开农家乐的经商体验,目前,全镇共发展采摘园区20余处,农家乐120余家。
桃花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人,也转变了群众的传统思维方式,满蜂拥而至的游客使果农们茅塞顿开:原来守着家门口的桃花,财源就滚滚而来。泉庄镇形成了以农业观光、花果文化、群崮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乡村旅游模式,拉动了镇域经济及旅游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推动提升生态旅游大环境。
桃花节的举办,推动泉庄镇提升生态旅游大环境。该镇从高起点规划,大手笔绘就小城镇建设新蓝图。以建设古镇风貌为目标,以提升城镇整体水平为落脚点,在规划设计上,秉持“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建设整体功能,按照“蓝瓦白墙灰裙”的统一风格,沿街住户统一设置红窗、红灯笼及“黑底金字镶金边木质牌匾”,对镇驻地周边区域进行提升改造,打造了一条古街,成为泉庄游客中心集散区域;按照出精品、极品的总目标,结合水文地貌,盆景式打造旅游路,景观化打造崔泉路,美观化打造乡村道路,栽植黄叶榆、连翘、黑松、桃树、杏树、柳树、山楂、柿子、银杏、白蜡、竹子、红叶碧桃、火炬等彩化绿化苗木,摆置奇石6000吨,形成多处“微景观”。街道大理石桩(马蹄桩)硬化,新修335米沿河木栈道,新安装与历史文化及泉庄旅游元素相结合的沿街景观灯126盏;借助公路网化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条贯穿全镇15个村、覆盖全镇三分之二面积的环形路,打造一条生态观光圈、经济发展带,从而将全镇格局重新调整,实现东观农业、西赏崮、北部采摘、中服务,实现高路赏崮、低路亲水、可快可慢、路畅景美的效果。开展村居环卫一体化,着手成立保洁公司,制定非常详尽的规定,从人员、职责,管理区域等实行责任制,环卫实行市场化运作,组建了20人的环卫队伍,对镇区内的垃圾行统一清理,集中收集到垃圾中转站,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做活“水文章”绿化沿线,美化全流域的同时,为全镇31个行政村每村配备了一名水利协管员,协管员重点进行水域环境治理,通过水域环境综合治理,不仅夯实了“迎淮”工作的基础,也让千泉汇聚的马莲河从此得到“呵护”。目前,泉庄四季都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多彩景象,打响了泉庄的生态品牌,切实成为青山绿水、景色秀美独特,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