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爱好书法的朋友们交流时,感到人们对笔、墨、纸、砚等物质性的内容,甚至包括笔、墨的用法谈到的很多,认识也深刻。但是,对寻踪达源从根本认识上应当准确把握的理论要素掌握的却相对少些,以至于因对书法内涵的理解不同,存在一些明显谬误的写法和说法,有的因为是出自名人之手、出自名家之口,则人云亦云,以讹相传,贻误后学。因此,笔者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奉献给朋友们并与大家共同交流。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极为关键的三个字
一是"字"。字是书法赖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对于"字",做为书法爱好者,我们从内心深处感戴自己的祖先为华夏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使龙的传人至今仍受益匪浅。因为,创造象形文字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古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在历史文明中都曾拥有过象形文字。但是,能够使象形文字得以传承延续,让后人拥有书法这片广袤的天地并能够尽情耕耘与收获的只有中国。因此,我们在感恩华夏民族的造字祖先仓颉的同时,也感谢秦代的蒙恬将军将古远的先人创造的原始毛笔升级为近乎现代人使用的毛笔,使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象形文字得以由笔墨写实般的绵绵传续并惠泽后世。"字"既是书法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本原,我们学习和鉴赏书法,对象形文字的原始面目及进化过程、进化特点就应当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对"字"诞生后的演化过程有着全景式的感知;才能读懂从远古走来的书法在一代代传承过程中所积淀的敦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通过书法作品洋溢出的那种仿似来自邈远天际的古意,与书写者有一见如故的神交;才能辨别书法作品是取韵、取法、取意,还是兼而有之;才能清晰的欣赏书法墨迹内含筋骨,外映神采的笔触所在。所以,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说:"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故辨其所由,堪愈膏肓之疾"。因此,存意学者,对书法赖以生存和进化的"字"。不可不精研覃思,考诸规矩。
二是"道"。道有多种涵义,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有以下几种:首先,"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其次,"道"又指法则、规律。书法作为一种事物存在于社会,自然有其必须遵循的法则与规律,即书法之道。再者,"道"还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据《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知,这个"道"作为"天下母",孕育着宇宙天地万物万象,衍生着宇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及各行各业。所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与行业及其所各自拥有的法则与规律,均作为具体的小"道",由"天下母"这个本体大"道"孕育而来。当然,作为书法的法则与规律的书法之道亦在其中产生。故此,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要研究和遵循书法史上积淀了近一千八百年的书法之道,所以说,这个"道"字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去理解,总是绕不过去的。
三是"德"。德与道联缀为道德,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道德中的"德"字,其真正的含义是"得"。 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也就是说,用作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面对着客观、混沌、气象万千的本体大"道",如果"得"以用真善美之道来滋润我们的品质,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使得品质高尚。如果"得"以用假恶丑之道来充斥我们的灵魂,就是道德品质低劣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造成品质低劣。以此,不难看出,我们学习与鉴赏书法的水平和品位,取决于我们从书法之道中获得的是决定着真善美的法则与规律,还是得到了充斥其中的假恶丑的东西。这个"得"字,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和提高对书法的鉴赏水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必须把握的一个前提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须把握好的前提就是:书法---有法可依。
辞海记载云: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
从商、周时期初具成熟特征的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颁布的八体书,再到汉晚期,形成了较为准确的书法概念。随后,在约一千八百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书法也在历代先贤们的不倦研析和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秦代李斯的《用笔法》;到东汉书法鼻祖蔡邕的《笔论》、《九势》;晋代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世民的《笔法诀》;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韩方明的《授笔要说》等等,不胜枚举。向当今的爱书之人全面展示了书法发展史上绚烂多彩的书法理论精髓。这些凝聚着一代代书法先贤们的心血与智慧结晶的书学秘要,正是后人步入书法之门,学习、研究和鉴赏书法的捷径。正如蔡邕《九势》中结尾所言:"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学习和鉴赏书法应当做到“两个必须”
(一)、学习与鉴赏书法--执法必研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涉及到用书法理论中规范的标准作为评判依据,从根本上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鉴赏书法,必然要对书法学术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面对传流至今,浩如烟海,论点错杂的书学理论,应如何把握,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自己学习和鉴赏书法的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用笔,用笔是书法的基本功,是把字写出神采的必修课。古代书法先贤对用笔之法多有论述,秦代李斯在《用笔法》中提出:"夫用笔之法,先疾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东汉蔡邕也在《九势》中提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所以,精到的用笔,没有描摹,没有迟疑,收放有度,气势开张,下笔之形有原由,收笔之势有宗旨。一点一画,新奇之中流溢古韵;一努一趯,劲润之间流派分明。气韵升腾之象,令行家一看就知道:书者具有正宗翰墨功夫。二是结字。结字是用笔协调功力的具体体现。蔡邕就结字形态上明确提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王羲之在《书论》中,就结字技法上提出:"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如果说蔡邕就结字形态提出的:"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的要求,经过"翰墨功多"就能够达到的话,那么王羲之提出的"为一字,数体俱入"的结字标准,则是考量书法家对相关古文字的书体演化脉络的掌握和用笔技法的综合水准了。还有一些书法名贤传流于世的书学理论,对用笔、结字之法多有涉猎,读者可以在学习中慢慢体会。三是章法。章法本意是指诗文作者在安排全篇章节时的若干方法。包括文章的体势、承转、熔裁等。引用于书法则是指分布、谋篇布局,体现着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书写者在动笔书写之前根据书写的内容、尺幅,书写材质是绢还是纸,文字大小疏密的安排,以及用何种书体书写,进行意在笔先的构思,以期实现诸方面互相映衬、烘托的和谐的效果,书写者在书写时,努力使自己的用笔、结字等技法在笔墨运行间,达到高水平的共振,最后固定为墨迹分布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的精美的书法成品,这就是书法章法的基本要求。唐代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提出:"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