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年收入已达2245亿元,3年增长率高达31.83%,2030年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美容市场。
与此同时,医美行业乱象丛生,医疗事故频发,无资质、定价混乱等问题更是司空见惯。 此外,工作人员职业水平良莠不齐,消费者“美容”变“毁容”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据天眼查大数据,超过3200家医美相关企业曾产生法律诉讼,近半数企业的诉讼信息在3条及以上。
当然,作为医美龙头的华韩整形没有缺席,共涉及17条法律诉讼,周边风险累计264条。仅是布局青岛的华韩整形就接连爆出“美容却伤了眼”、“整下巴却被切了一块肉”、“不按规定检查医疗器械”等负面新闻,令消费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国内医美行业。
拒绝“野蛮生长” ,医美行业乱象如何整治?
医疗事故、违规行为频发,青岛华韩整形能信赖?
“热玛吉”、“光子嫩肤”、“线雕”......眼下,一系列有关医疗美容的名词愈来愈流行。但同时,割双眼皮、垫鼻子等传统整形美容项目仍受青睐。在爱美意识的驱动下,一些人尝试通过手术、器械等医疗手段来变美。
然而,通过医疗手段进行美容,风险如影相随,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不断增多,给人以警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美行业过度商业化导致了诸多安全问题,因医美发生的事故,更是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因医疗事故、违规行为等负面新闻缠身,备受争议。
2019年6月,青岛华韩整形曾被爆出消费者在医院做面部脱毛项目时被伤到眼睛。据受害者姜女士提供的消息,彼时她来到青岛华韩整形选择了面部激光脱毛项目,但却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感觉右眼角处被激光照射,在要求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动作后,发现右眼眼皮跟脸颊处发生了肿胀。
姜女士供图:其右眼的眼皮跟脸颊处发生了肿胀
随后,姜女士前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经医生初步判断为结膜炎,并开具了一些药品,让其观察一星期后再做检查。但却遭到了青岛华韩整形工作人员的制止,不但不让其去做CT还抢夺了姜女士的病例。
得知此事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名工作人员,可其却对姜女士所描述的事情进行了否认,并称“医生并未建议进行CT检查,只是姜女士的自发行为,所以并不支持她去做。”至于“抢夺病历”的问题,工作人员则称,从挂号到诊治的整个过程,他们不仅全程陪同还提供了检查费用,所以这份病历理应由他们保管,也需要该份病历进行财务报销。
而后,由于眼睛不适感一直未得到缓解,姜女士又到青岛市市立医院拍摄了眼底CT,医生给出了“电光性眼炎”的诊断,病历显示,事发当天姜女士的右眼矫正视力为0.8,6月6日检查结果为右眼矫正视力0.5。
至今为止,该事件已过去一年有余,事件最终处置结果尚未可知。但对青岛华韩整形来说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年8月又被爆出了“消费者花近万元整下巴却被‘切了一块肉去’”的丑闻。
王女士整容前后对比(图一为整容前,图二为整容后)
此事发生不久,2020年8月,青岛华韩整形又因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记录,被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的处罚。
负面事件不断堆积,不免会让消费者心寒,同时也会揣测——青岛华韩整形还值得信赖?
问题屡禁不止
公开资料显示,华韩整形于2013年11月6日挂牌新三板,是一家卫生行业的整形美容医疗服务提供商,通过下属南医大友谊整形医院、四川悦好美容医院、北京华韩美容医院、青岛华韩整形医院、长沙华韩华美美容医院和南京华韩奇致美容医院提供服务。主营为国内外以企业白领、公务员、学生、自由职业者等为主的求美者提供整形美容医疗服务。
然而,消费者对华韩整形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公司存在整容失败案例屡屡被爆、精选层辅导“难产”、财务报表被质疑、公司对广告的依赖性较高等问题。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7日,我国有超过3.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近5年相关企业平均增速高达26%。
还有数据显示,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年收入已达2245亿元,3年增长率高达31.83%,2030年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美容市场。
但与此同时,医美行业乱象丛生,医疗事故频发。无资质、定价混乱等司空见惯,因虚假宣传、超出诊疗范围等受到行政处罚的医美机构超过3600家。
此外,工作人员职业水平良莠不齐,消费者“美容”变“毁容”案例屡见不鲜。据天眼查大数据,超过3200家医美相关企业曾产生法律诉讼,近半数企业的诉讼信息在3条及以上。其中,华韩整形共涉及17条法律诉讼,周边风险累计264条。
医美机构良莠不齐,事故频发,千亿医美市场行业问题为何屡禁不止?行业乱象又该如何整治?
医美行业乱象如何整治?
近年来,医美的社会包容度不断上升,使社会对整容、医美的偏见标签逐渐脱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医美,社会审美标准也松动“破冰”,趋向多元发展。医美需求井喷,医美行业也在发展壮大,却并未迎来高质发展。
医美本质是医疗行为,以医疗技术人才为支撑,只有健全医疗行业标准、储备优秀人才队伍梯队,行业发展升级才有不竭动力。
随着医美行业逐渐细化,其对外科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细致,我国本就紧张的医疗人才资源,在医美领域更显匮乏。而蓬勃的消费需求,又使得非法机构疯狂涌入。这种情况下,只有正规军稳定入行,才能挤压“黑医生”的生存空间,行业水平才能源头起跳,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推动医美事业发展,监管同样不能缺位。
自2016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等主管机构相继发布《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
2020年4月,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从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规范医疗美容广告发布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明确卫健、商务、药监、公安等部门责任,通过信息沟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仅从执法层面更新了此前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也更有针对性地对医疗广告做出了要求。
此外,对消费者而言,要树立良好审美观念,悦纳自己形体颜值,不盲目跟风。在确定医疗美容整形时,必须擦亮眼睛,从机构的资质、从业人员水平、医疗器械等方面综合考量。如若遇到“黑医美”,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不法行为曝光。
作为势头较好的朝阳产业,医疗美容整形行业若没有清高自律之风,反而浮躁短视,恶性竞争,那么必然在无序中走向自戕。唯有遵照法律、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在市场之中长久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