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话费单里莫名其妙地多出一些听都没听说过的扣费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已经被悄悄收费好几年。”近日,多位山东省内的中国移动客户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这一“隐形”扣费问题。
“有个‘校讯通’的业务,从2015年就开始扣费,最近打话费详单才发现。另外还出现过咪咕阅读、小桔灯爱心包等扣费项目。”15日,济南移动用户方永提出疑问,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开通过相关业务,怎么会产生费用呢?
类似情况还出现在赵庆田身上,他用的是48元的移动话费套餐,但近日查话费单时发现,月缴费单中多了一个每月20元的流量包。“接到过不少中国移动的业务推销电话,但都明确拒绝了,没想到还是给开通了。”
就上述问题,经济导报记者16日致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若经过核对签字、录音等环节,确定增值业务、代收业务方面确实出现不规范运作的情况,将会给客户进行双倍退费赔偿。
同时其称,目前中国移动在山东省内已经整顿、叫停了外呼业务(通过电话向客户推荐移动新产品),相关代理机构也已被停止业务开通权限。
“这些业务从来没用过”
“这两个月感觉话费有点多,就去营业厅查了查,没想到仔细一看才发现,已经交了这么多冤枉钱。”15日上午,方永颇为气愤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据了解,他目前使用着两个移动号码,一个是多年用下来的“138”开头号码,为神州行轻松卡畅聊套餐;另一个是“152”开头的新号,用的是4G飞享套餐。前者套餐费低,每月不到20元,后者套餐费高,每月达到138元。但令人奇怪的是,两个号码中,均出现过被莫名扣费的情况。
方永提供的话费单显示,其138开头号码中,每月都会出现6元的代收费项目,具体名称为“山东和教育平台6元包A”;而在152开头号码中,则出现过一个名为“咪咕阅读”的5元扣费项目。
“打出话费单后,我专门在营业厅找客户经理查了一下,发现138号码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被收取这个每月6元的和教育平台包,客户经理说是‘校讯通’业务。同时,这个号2015年以来还多次出现过一个叫‘小桔灯爱心包’的业务,每月扣费5元。”方永称,这些业务名称他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用过,但费用确实都由他所交。“累计算下来,被扣费用接近300元。”
与方永相比,赵庆田的“警觉度”明显高了不少。
“7月底在甘肃出差时接到中国移动方面的营销电话,对方说给推荐一个很好的套餐,我非常明确地拒绝了。”赵庆田表示,自己用的是48元的移动套餐,包含“300分钟通话、500M流量”,足够日常使用,根本不需要升级。
不久,赵庆田回到济南,想起以前自己手机也出现过被偷偷扣费的情况,越来越不放心,就到营业厅查询了一下。“果然已经开通了!”赵庆田说。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赵庆田被开通的,是一个每月20元的流量包套餐,这会让他每月流量多出2G。该套餐开通后,前3个月为免费试用,随后开始收费。
“手机上没收到过短信通知,如果我不查,3个月后就开始收费。”赵庆田说,这种遭遇让他心惊不已,“像是家里的后门随时向小偷敞开,只要我在家里放钱,就有被偷走的可能。”
事后维权耗时耗力
作为通信服务提供方,既然被客户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合理解决,无疑是当务之急。不过,对于中国移动的事后处理,上述受访者却表示不满。
“在营业厅时,我就说要跟他们进行对质。我通过什么方式开通的这项业务,有录音或者其他证据都可以拿出来。”方永说,但随后营业厅的经理并未调出相关证据,只是让他回家等待投诉的处理结果。
数日后,方永接到客服电话,说多扣的费用已经以话费进行了返还,但只有36元,因为话费账单只能显示最近6个月。“移动既然能查到被扣费的业务是从2015年开通的,为什么只能退最近6个月的费用。”方永说,他并不满意这一处理结果,决定继续投诉。
又过了数日,另一位移动客户经理打来电话,称可以按2015年为计费开始进行计算,共计退费288元。不过需要方永先给一个满意的评分,然后才能处理。“我觉得问题都没有处理好,就要好评,不合理,就没同意。”方永说。
于是,反反复复,不断打电话,从7月一直打到8月,经过据理力争,方永的这288元退费才终于到账。
赵庆田遇到的情况同样烦心。知道被开通新套餐后,他要求马上退掉这一业务,但营业厅的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业务正在免费试用期,只有到试用期结束时,本人亲自拿身份证来营业厅才能退订这一套餐。“我已经退休了,还要专门跑一趟。而且这是移动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客户跑腿?”
16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山东移动八一立交桥营业厅,一名客户经理查询过赵庆田的号码后表示,由于这种20元流量包套餐是中国移动的业务,所以需要机主本人到营业厅亲自取消,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办法。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客户经理与经济导报记者沟通的10多分钟内,已有两位客户来到柜台前向其询问与赵庆田类似的问题。他们都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多出了每月20元左右的套餐费。随后,他们在客户经理的指引下,去了专门处理客户投诉的房间。
山东移动回应:
已叫停省内外呼业务
“从整个业务营销流程看,移动等通信商至少有两个环节明显不足。”对于方永、赵庆田等人遇到的情况,通信行业专家付亮分析说。
首先,如果有新业务开通,应该给客户一个开通选择项。比如发送短信,上面显示将要开通什么增值服务项目,客户回复“是”才能开通;或者留个回拨电话用以确认。这样误开通率会大幅降低。
其次,有的业务是先免费试用的,到期后开始收费。这种情况下,在试用期结束、收费期到来时,移动也应该给用户发选择项,明确用户是否有继续使用的意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