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力生物公司取得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成为山东首家、全国第六家获得燃料乙醇定点采购资格的企业。
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可直接作为液体燃料或者同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的依赖,未来燃料乙醇发展空间巨大。根据“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草案,2015年我国生物质乙醇年产量目标为350万吨,因技术和成本问题2011年生产不到50万吨。
龙力生物公司是如何以低聚木糖或木糖醇生产产生的玉米芯废渣为原料,产品经营围绕循环经济政策而动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这家企业一探究竟——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准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半封闭循环式流程,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国际环保新思潮的影响下,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走上了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龙力生物便是这场经济发展方式革命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龙力生物以打造“玉米全株产业链”为发展目标,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开发方向,坚持“生物炼制、绿色循环”新理念,以“有限循环一体化、业务单元专业化”为发展原则,立足于绿色健康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循环经济模式。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龙力生物的资源观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们对资源的循环使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农业废弃物玉米芯深层次开发。玉米芯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生产单一产品一般仅使用其中一种成分,不仅浪费原材料,还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生产成本高等弊端,龙力生物对玉米芯进行三次开发,实现了充分利用。
第一步,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玉米芯废渣酶法制备低聚木糖”技术提取玉米芯粉中的半纤维素成分,制取低聚木糖、木糖醇等功能糖产品。第二步,对提取低聚木糖后的玉米芯废渣进行二次开发,通过与山东大学合作研发的“玉米芯废渣生产纤维素乙醇”提取废渣中的纤维素成分,生产出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第三步,对生产纤维素乙醇后的玉米芯废渣进行第三次开发,提取其中的木质素成分,生产新型绿色高分子材料木质素。
二是对污水以及沼气的回收利用。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沼气,之前没有经过收集任由其空排,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公司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和低排放、零污染的“绿色”生产模式。为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龙力生物拟投资1900余万元建设沼气发电项目,在污水处理站添加配套的沼气收集设施,将这一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用来沼气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供应1740 万千瓦时的电力和2.3 万吨的蒸汽,减少公司1400多万元的能源采购,实现污水资源化、效益化的同时,降低公司生产成本,使龙力生物“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资源观得到一个良好的诠释。
在龙力生物循环经济模式下,上道产品或产品的废料成为下道产品的原料,通过物料循环利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发挥各种相关产品在联动生产上的成本优势,节约了单一生产某一产品在原料采购、运输等方面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在研发上的投入,实现绿色、低碳的环保优势和产品多元化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龙力生物用玉米芯制备功能糖的循环经济产品经营模式,其实来得并不容易。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里特和龙力一起破解了这个世界难题。回忆起研发的经过,李里特教授感慨良多。
“三得利公司既不发表论文,也不申请专利,也就是技术封锁。”李里特说,由于技术被日本企业独家掌握,所以当时产品也贵得惊人,每吨低聚木糖产品售价高达近50万元人民币。那时候,山东这个玉米生产大省的玉米芯不少都出口到日本,国内看着大量的玉米芯,却没办法利用,只能干着急。
经过精细的工作,李里特的研究成果让人欣喜。就在这个时候,龙力生物也希望能够上这个项目。“要用就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董事长程少博这样总结当时的想法。
一边是先进的渴望得到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一边是对新技术求贤若渴的企业。“一拍即合”,李里特教授用这个词来概括当初双方的合作。
然而,实验室可以取得的效果要想在实际生产中实现仍然需要跨过重重阻碍。
龙力人将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投入到研发中。据回忆,那时候,龙力的研发团队不分昼夜地实验,一遍不成功再做十遍,十遍不成功再做百遍。龙力的工作人员住在车间,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实验设备,饿了就吃一碗食堂送来的面条。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这个国内的第一终于在龙力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