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幸福能“存”也能“取”

2025-11-07 14:02:3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孟令洋

  本报通讯员 孔妍妍

  眼下,滕州市龙泉街道荆泉北路社区的“文明超市”,货架上的米面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旁,清晰标注着对应的“文明积分”;樱花苑社区的非遗体验活动现场,家长带着孩子完成手作后,第一时间扫码登记“文化积分”……如今,一张小小的积分卡,已成为龙泉街道激活基层治理、涵养文明新风的“金钥匙”。

  近年来,龙泉街道立足城市社区人口密集、需求多元的实际,以积分制为创新载体,聚焦移风易俗、美德信用、文化建设三大核心领域,让居民在“挣积分、兑实惠、争先进”中,主动成为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重,曾是社区治理的难题。为此,龙泉街道以积分制为突破口,将移风易俗纳入硬性加分项,让文明新风有了量化标准。

  各社区结合居民议事会意见,制定差异化“移风易俗积分清单”,对主动简化婚丧仪式、选择生态安葬等行为给予积分奖励;针对传统节日可能出现的陋习,同步推出“节日专项积分”——春节期间参与“低碳拜年”“禁放宣传”志愿服务,加分;清明参与“鲜花祭扫”“网上祭英烈”活动,加分。居民办理红白事前,可向社区提交“积分申请计划”,文明迎亲队成员现场跟踪指导,符合移风易俗要求,积分直接存入居民账户,凭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物资。

  “王阿姨,您这个月照顾楼下张奶奶,又积了30分,加上之前调解的邻里矛盾,现在总积分排社区前十啦!”在龙泉街道荆泉北路社区,网格员每月都会上门为居民更新“美德信用护照”。

  龙泉街道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诚信经营等美德行为转化为可积累的信用,在积分规则设计上实行“基础分+加分项”模式,居民履行日常文明义务可获基础积分,主动帮扶特殊群体、调解邻里纠纷等善举可额外加分;社区商户坚持明码标价、无投诉记录,或主动支持社区公益活动,也能获得专属积分奖励。为提升积分含金量,龙泉街道还打通积分与信用、荣誉的衔接通道: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居民,将优先推荐为“最美龙泉人”“文明家庭”候选人,优先获得社区就业推荐、子女入学帮扶等服务。

  如今,“攒积分、争先进”成为龙泉街道居民日常,商户自发组建“诚信联盟”,主动承诺“用高积分换好口碑”,曾经各扫门前雪的疏离感,正被“互帮互助攒信用”的温暖氛围取代。

  如何让积分不止于兑换柴米油盐,更能成为传递精神滋养的纽带?龙泉街道给出了具体答案——将积分制与文化书院建设深度绑定,让居民在挣积分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享文化中涵养文明素养。

  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书院等阵地,推出“文化专属积分任务”——鼓励居民参与书法展览、非遗体验、家庭教育讲座等文化活动,或向社区捐赠老物件、老照片,用文化参与兑换相应积分。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龙泉街道进一步细化特色文化积分。为青少年设计成长主题积分,鼓励参与阅读打卡、手工制作;为老年人推出银发文化积分,由他们牵头组建特色文化团队,在发光发热中收获满满幸福感。

  “积分的核心不是‘换东西’,而是让居民感受到‘文明有回报、付出有价值’,从‘要我文明’转向‘我要文明’。”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党琪说。截至目前,龙泉街道已在辖区全面推行积分制,累计发放积分超15万分,惠及居民3.2万人,通过“物资兑换+荣誉激励+文化赋能”的三重保障,不仅让文明有了分值,更让文明有了温度与深度。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变“生态短板”为“资源财富”
下一篇:大棚蜜橘种出“甜蜜”好日子
 
0
 
 
 
 
推荐资讯
盐碱地上 瓜果飘香
盐碱地上 瓜果飘香
“金瓜蒌”结出富民果
“金瓜蒌”结出富民果
柿柿皆如意 “好柿”正当时
柿柿皆如意 “好柿”正
金秋收获忙
金秋收获忙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