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郓城县武安镇洪寺社区的百亩花椒园内,一簇簇饱满鲜红的花椒果缀满枝头,犹如盏盏小灯笼,将田野装点得格外喜庆。几十名居民分散在椒林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花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种植了100多亩花椒,总共一万多棵。”面对丰收景象,洪寺社区种植大户张新军难掩自豪,“我们的花椒品质上乘,颜色鲜艳,粒大肉厚,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经检测能达到国家特级标准。”
这片承载着致富希望的花椒园已有6年历史。当初,为改变传统粮食作物收益偏低的状况,社区“两委”班子积极寻求突破。经多方考察论证,他们最终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选定了市场前景广阔、耐旱且易于管理的花椒品种,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居民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的新路径。
辛勤耕耘终得回报。张新军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花椒刚进入盛果期,干花椒亩产达200多斤,亩产值超过12000元,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
花椒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增收致富,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采摘期每天能提供50多个务工岗位。正在花椒园忙碌的洪寺社区居民车秀菊高兴地说:“平时在这里除除草、做些零活,一天能挣六七十元。这两天摘花椒挣得多,按一斤一元计算,一天能摘上百斤,挣100多元,很满足!”
洪寺社区的花椒产业,是武安镇聚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把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各村(社区)资源禀赋,积极引导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
“为支持花椒产业做大做强,我们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为种植户争取低息贷款,同时还搭建产销平台,帮助他们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郓城县武安镇宣传委员王则凯介绍,镇政府着力当好“服务员”和“推销员”,为特色产业发展清障搭台。目前,全镇已发展起多个类似的特色种植村,涵盖花椒、葡萄、果蔬等多个品类。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让更多群众受益,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花椒不仅是居民增收的“摇钱树”,更在当地政府的统筹推动下,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 仝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