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宗杰
上午9时,岚山区海上碑景区,阳光灼热逼人。清洁工刘福臣刚刚清扫完一段路面,额角的汗水不断滑落。他快步走向街角那台贴有“爱心冰箱”字样的冷柜,拉开柜门,取出了一瓶冰凉的矿泉水。“这水免费喝,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他笑着畅饮几口,擦了一把汗,又转身走进烈日中,继续投入到忙碌工作中。
这样暖心的一幕,近来在岚山区多个角落悄然上演。位于景区附近的海悦酒店门口,今年夏天起设立了一台“爱心冰箱”,专门为环卫工人、交警、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用水。
冰箱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关怀。“天气越来越热,户外工作者尤其辛苦,我们年轻人更该主动做点什么。”海悦酒店总经理、岚山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徐婷婷说道。作为当地青年企业家代表,她认为,经济效益之外,企业更应回归社会责任。“一瓶水不值多少钱,但却能及时解渴、传递温暖。”
在观海路安东卫商业步行街入口,另一台“爱心冰箱”也吸引了不少外卖小哥匆匆驻足。润泉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司朝光道出初衷:“这条街餐饮集中,外卖订单量大。小哥们来回奔波,连喝水的时间都紧张。我们就想着在门口放一台冰箱,随时为他们‘加油’。”
“爱心冰箱”不仅是一个补给站,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计。今年以来,在岚山团区委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企业家加入这场“爱的接力”。利用青企协的纽带作用,岚山团区委积极引导青年企业家发挥示范作用,于海上碑、多岛海、观海路等多个人流密集区域增设“爱心冰箱”,悄然而持续地为户外劳动者和旅客送去清凉。
这些冰箱背后,是一个个热心企业的默默支持,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细微注脚。它们仿佛街角亮着的一盏盏小灯,不张扬,却照亮人心。有路过的游客感叹:“这么热的天,能喝到一口冰水,心里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