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老油坊里的“共富经”

2025-08-28 07:51:2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张英东

  本报通讯员 朱彤

  “我们构建了一条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与可追溯的产业链条,并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把产品销往全省各地。”近日,临清市烟店镇冯圈村党支部书记冯连增说。近年来,冯圈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注册成立村办企业——临清市老油坊屋豆油有限公司,企业发挥“领头雁”作用,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村企双赢、群众致富”的特色之路。

  冯圈村靠近漳卫河,村里的土地大多是河滩地。这些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轴承生产经营,土地长期处于荒废或者闲置状态。经过多方考察,冯圈村党支部决定把全村3000余亩土地进行统一流转整合,种植大豆和花生,为冯圈村带来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

  “村里的富民产业基础有了,能不能想办法提高大豆、花生的经济价值?”在2024年上半年村党员大会上,党员冯元华围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提出了建议。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冯圈村与临清市敏捷轴承有限公司、临清市源盛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家村内企业沟通商定后,注册成立了临清市老油坊屋豆油有限公司。

  村党支部以集体土地资源要素入股的形式,在原大队部的基础上建设大豆油加工坊,村集体占整个项目的3股。本着“就近便捷、合作共赢”的原则,村党支部发布村企联建招募令,广泛发动经营管理好、信誉佳、责任心强的企业、合作社参与,最终选定临清市敏捷轴承有限公司、临清市梦捷轴承有限公司、临清市锐思特轴承有限公司、临清市润盈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烟店镇文训学校、临清市正丰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临清市源盛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7家企业,以资金要素入股的形式,每家企业占1股,按占股比例参与公司分红,开创了产业共育型的村企联建模式。

  集体增收了,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截至目前,公司共计加工大豆16万余斤、花生24万余斤。产出优质成品大豆油1.1万升、花生油5.5万升,销往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供销合同58份,成品油营业额130余万元,豆粕等副产品销售额28万元,公司实现盈利20余万元,冯圈网格村集体获得分红6万元。

  如今,这条飘着油香的产业链,已成为冯圈村强村富民的坚实支柱,映照着乡村振兴路上越发清晰的共富前景。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李正道:乡亲眼中的“羊状元”
下一篇:小虫子“吃”出绿色产业链
 
0
 
 
 
 
推荐资讯
曹县国风汉服精品集中亮相
曹县国风汉服精品集中
葡萄架下议“共富”
葡萄架下议“共富”
昌邑山阳大梨:千年梨韵谱新篇
昌邑山阳大梨:千年梨
小蟋蟀蹦进直播间 唱响富民曲
小蟋蟀蹦进直播间 唱响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