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星)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所、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耐盐碱牧草育种核心攻关团队种植在东营渤海农场重度盐碱地的柳枝稷新品系GL07第一茬进行实收测产,现场实收鲜草产量达1274公斤/亩。
该团队首席专家贾春林介绍,柳枝稷原产于北美地区,属禾本科黍属、高秆多年生植物,具有耐盐、耐旱、耐瘠薄的特点,生物量大,适应性广。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但一直作为荒弃地、边际土地生态改良草来利用。此次实收测产表明,柳枝稷在重度盐碱地上不仅能够良好生长,更能实现高产,展现出巨大的饲草生产和盐碱地改良利用潜力。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兆辉介绍,盐碱地被喻为“白色荒漠”,山东省重度盐碱地面积高达15万公顷,其中黄河三角洲占92%。近年来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多基于轻、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在5‰以上)改良利用率仅占11%。如能发展低成本能饲兼用植物,改良开发利用重度盐碱地50%以上,预期将新增7.5万公顷以上可利用耕地,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一直以来,国内没有一种能够在含盐量3‰以上的盐碱地适宜人工栽培的禾本科牧草品种。
2009年,该团队开始选育适宜盐碱地种植的能饲兼用柳枝稷新品种,并成功选育出柳枝稷新品系GL07。本次实收测产地块位于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渤海农场,总面积8.1亩,2024年3月20日测定土壤平均含盐量为5.12‰。
柳枝稷根系发达,根系生物量约占其总生物量的80%。实验表明,栽种柳枝稷3年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块,土壤盐分含量可降至2.18g/kg,远低于种植田菁的地块(5.17g/kg)和未种植的裸露重度盐碱地(16.55g/kg),抑盐效果显著。同时,栽种柳枝稷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显著高于未利用的盐碱荒地。另外,柳枝稷植株高度可达1.7米左右,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贾春林介绍,柳枝稷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栽种可采收七八年,栽种后一般不用特殊管理。通常在7月份栽植,次年7月和10月分别采收,3年即可达丰产期。在含盐量4-8‰的条件下,一般亩产鲜草可达2500公斤左右。鲜草是优良的饲料,也可用于生产乙醇。
“柳枝稷新品种在重度盐碱地上栽种成功并取得高产量,可以说贾春林团队找到了盐碱地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对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意义重大。”刘兆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