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晚,在曲阜鸣晓金蝉养殖场内,“乡村振兴合伙人”孔晓一手拿着小桶,一手拿着手机,正热情洋溢地直播金蝉采收过程:“等了一年,终于迎来金蝉大丰收,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大家在金蝉养殖方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直播间里提问。”
谈起创办金蝉养殖场的初衷,孔晓的眼中满是热忱:“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金蝉感兴趣。退伍之后,我发现野生金蝉资源较少,但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就决心投入金蝉养殖行业。”2015年,他在曲阜市王庄镇仙店村建立金蝉养殖场。
为确定宿主树,孔晓跑遍了周边县市区采集纯种旱柳。蝉卵孵化时,他更是整宿地守在现场观察,反复摸索孵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他现在已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孵化中心,每年培育出的金蝉种苗可覆盖1000亩林地。
孔晓探索出“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为有意向的村民提供金蝉种苗、技术指导、回收等服务,让大家共享产业发展福利。目前,该模式已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养殖金蝉,每亩地年收益达1万元。
今年,他联合养殖户孔震大胆尝试“林蝉共生”的循环经济新模式,为林下经济注入新动能。在刘庄村流转的20亩林地内,2000株柳树整齐排列,刚投放的金蝉种苗正在地下孕育生机。“后年夏季,这片林地就会进入首个收获期,往后每年可采收一季,亩产超万只,净利润近万元。”孔震信心满满地说。这一项目预计2—3年可回本,同时带动周边十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7000元。
在孔晓的示范带动下,目前王庄镇金蝉养殖林地面积已达300亩,今年计划新增100亩。届时,年产值有望突破430万元,实现“小金蝉串起大金链”。
“‘乡村振兴合伙人’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像孔晓这样的合伙人,凭借自身的智慧和闯劲,激活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镇人大副主席毕传彬表示,王庄镇也将在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助力他们把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刘新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