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立新
他,经常到青城镇莲花池村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需,定期给村里困难群众送去慰问物资……
而他,则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捐献物资价值204万余元,单在教育方面,就捐献物资价值73万余元,助力学校完善教学配套设施,为师生打造更好的校园环境……
他和他,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人大代表。
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征民意连民心解民忧 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中,像这样的人大代表在高青有很多。他们积极投身助力品质民生主战场,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主动为其排忧解难,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精细谋划,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三年行动启动后,高青县人大常委会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民生关切,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以办实事为关键点,以求实效为落脚点,扎实推动品质民生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深入帮扶村、困难户察民情听民声,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症结”、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真正让代表在三年行动中身子“沉下去”、民声“带上来”。全县700余名人大代表联系帮扶35个相对薄弱村和3505户困难户,实现了人大代表、相对薄弱村和困难群众“三个全覆盖”。结合代表资源人脉和职业特点,对每位代表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帮扶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党政干部中的代表,侧重宣讲政策、引进项目、筹措资金;企业界的代表,侧重提供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教育科技卫生界的代表,侧重帮助解决群众子女上学、提供技术、义诊义检等;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侧重反映社情民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精准落实,发挥代表优势作用
县、镇(街道)人大先后召开各级人大代表座谈会,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开展入村入户走访,通过与村“两委”座谈交流、与困难户拉家常送温暖,深入了解帮扶村实际情况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先后征集意见建议199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16个,落实帮扶物资、资金共价值578.34万元,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组织代表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查缺补漏,开展“二次回访”,督促整改落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精心培育,打造亮点创新品牌
高青县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镇街、村居实际,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长,创新开展“代表在行动”系列活动。
以升学季为契机发出倡议书,举行“代表在行动·爱心助学”捐助活动,三年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爱心助学活动中捐助物资价值480万元;号召动员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的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和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代表在行动·爱心义诊”活动,定期到集市、社区、村庄免费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发放健康宣传单页,讲授健康知识,将健康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活动惠及群众12万余人;开展“代表在行动·爱心助农”活动,发动代表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为群众修桥铺路、修缮房屋,为农户推销农产品,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困解难,助推强村富民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活动中,县人大常委会、镇街人大、代表个人三位一体、同向发力,让一桩桩“小实事”汇聚成可观可感的“大民生”。
精准发力,提升代表服务实效
住高青县各级人大代表始终把三年行动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履职平台,经常与村“两委”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及时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代表、高城镇孟荆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江华,了解到所挂包的丁夏村赤松茸滞销,就多次对接迅岩商混、华盛超市等有关企业、商超,联系销售赤松茸订单20余笔,有效解决挂包村赤松茸滞销问题。县人大代表、青城镇振远村党支部书记王泽胜申请成立青盛果苑联村党委,统领各村产业规划,一体化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带,为农户统一供肥、统一服务,扩大特色种植业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各级人大代表用一份份真切感情、一个个具体行动,推动“征民意连民心解民忧 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在高青真落地、真落实,为广大群众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