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理的这种智能化养殖棚,长96米,宽16米,脊高5.3米,采用四层立体笼养技术,一个棚一年出8批鸭子,一批3万只左右,一个人可轻松管理,去年平均一个棚净利润30多万元,效益还是很好的。”7月25日,在自己管理的智能化养殖大棚内,徐龙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战绩”。
今年48岁的徐龙,是新泰市楼德镇新庄村村民,也是新泰市天信农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营西片区)的一名肉鸭养殖户。
“我们园区有智能化立体养殖鸭棚舍20栋,一般是一人管理一个棚,整个园区年可出栏无公害优质肉鸭500万只左右。”园区负责人刘子超介绍,“目前,我们公司在新泰市共有10个类似的养殖基地。”
“天信农牧智慧高效养鸭模式,是新泰市肉鸭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其远说,“近年来,新泰市坚持把肉鸭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坚持高效、协同、安全、智慧发展理念,探索推进肉鸭产业一体化集群发展模式,蹚出了一条肉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守正创新
探索养殖新路径
“过去不少像我一样的养殖户,都是自己搭棚舍养鸭子,几乎把全部身家都押在棚上,不光效益低、污染严重,抗风险能力也低。”在山东泰淼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泰淼)二分场石莱洪沟养殖基地,负责人马正峰正忙碌地指挥着工人,将一笼笼肉鸭装上运输车。
提及过往养鸭经历,马正峰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唏嘘与感慨,“污水横流”四个字沉甸甸地承载着他对过去养殖困境的记忆。而谈及现状,马正峰的话语中又充满了自豪:“你看我们现在的大棚,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从喂料、喂水到出粪,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一个棚内能轻松养2.9万只肉鸭,一年能养七八茬,效益和规模都不是以前能比的。”
这一先进的养殖模式,不仅给马正峰这样的养殖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得益于新泰市创新的种养+大项目“飞地”模式,位于小协镇的山东泰淼将自己的养殖加工项目落在了石莱镇,实现了农业乡镇闲置土地与工业乡镇加工企业的合作共赢。石莱洪沟养殖基地全部投产后,年可出栏肉鸭400万羽,解决就业30余人。如今,由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泰淼食品有限公司遍布全国28个省、市,形成“南湘佳、北泰淼”的南鸡北鸭区域品牌。
为补短板、强产业,实现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跨越,新泰市梳理、整合肉鸭养殖相关农户、企业、土地等资源,围绕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特色化、集群化,创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审批手续、统一防疫检疫、统一粪污处理、分户绿色养殖”的“四统一分”模式,在全市先后建成、规划出跟天信农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山东泰淼石莱洪沟养殖基地类似的12个重点养殖产业园区,并在园区内配套建设防疫、消毒、粪污处理设施,引进肉鸭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吸纳肉鸭散养户入园经营。建立了全域一体、协同发展的格局,实现肉鸭养殖产业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新路径。
创新产业运营机制
打造智能养殖新模式
刘子超介绍,在他们园区,建一个智能化养殖棚舍投资一般在150万元左右。这种体量的资金,普通农户根本无力承担,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一般采用‘龙头企业代建、专业合作社共建’等形式建设养殖棚舍,农户以资金或土地资源两种形式入股,按‘谁投资谁负责养殖’的管理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分红’等经营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携手推动产业发展。”刘子超介绍。
徐龙介绍,他管理的这个养殖棚,总投资在160万元左右,他个人投资了90万元。但他的投资,大部分是银行贷款,而担保方则是天信农牧。“贷款看似不少,但我们的养殖收益不错,像我这样的参股养殖户,一个棚平均年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好的年份纯收入能超过50万元,所以还款压力不大。”徐龙说,“这种合作方式,让我们这些以前的小养殖户,翻身成了大户,而且不用再考虑销售的问题,不但挣钱多,还省心。”
除龙头企业带动外,新泰市还鼓励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合作社和小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规模养殖,带动产业升级,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据统计,目前新泰市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场474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
嫁接现代信息技术
注入发展新动能
肉鸭规模化、园区化养殖,为产业智能化转型、产品数字化交易打下坚实基础。
天信农牧副总经理鞠圣文介绍,目前公司所有基地内的养殖棚舍,均为现代智能化养殖大棚。在这样的大棚内,小鸭们住在“四层楼”内,棚舍内部通风、加料、饮水、温控、光照、清洁等全部实现自动精准控制,如有异常情况,平台即可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可随时处理。这样的棚舍,每栋存栏量3万只左右,年出栏8批,是传统模式的4倍;管理者劳动强度不及传统模式的十分之一;饲养量达到20只/平方米,土地利用率提高3倍以上。由于养殖环境为智能控制,因此肉鸭发病率低,养殖过程中用药量得以大幅减少,产品安全性大幅提高,养殖成本得以显著降低。新泰这种“家禽智慧笼养技术”,国内首创。据统计,目前新泰市相关肉鸭智慧立体笼养模式已取得30多项专利。
另外,天信农牧还探索搭建全国肉鸭交易中心数字化平台,构建“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经营新模式,破解养殖成本“地板”和产品销售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实现销售收益最大化,让肉鸭产业成本可控、效益可期。
为加快提升畜禽养殖、加工企业管理服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在总结企业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新泰市推出全国首个“畜禽IBS智慧养殖物联网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汇聚分析“产、供、销、人、财、物”六大核心要素数据,构建快捷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肉鸭规模化、智能化、园区化养殖方式,还为养殖粪污集中、高效处理带来可能。刘子超介绍,目前他们园区建有粪污无害化处理及配套有机肥厂,年处理鸭粪污4万多立方,生产有机肥2.8万吨,这些有机肥,既可用于园区自用,还可以服务周边农户。刘子超介绍,目前他们园区种植了有机蔓菁、花菜235亩,有机小米、红小豆、花生等杂粮330亩,年产有机蔬菜400吨、小杂粮150吨。这些有机农产品,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天信农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养殖粪污处理模式,是当前新泰市肉鸭养殖粪污集中、高效处理的一个缩影。孙其远介绍,以智能笼养及规模化养殖为基础,围绕破解畜禽养殖粪污“处置难”问题,目前新泰市已探索推出“整县推进肥料化加工、粪污循环垫料化利用、集中处理能源化利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昆虫转化高值化利用”五种模式,带动当地发展高值、高效生态循环农业6万余亩,形成“肉禽养殖—粪便+秸秆—有机肥—果、菜、粮”节能型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5%。
过去制约产业发展、让人头疼的粪污,经处理后,既促进了高值高产生态型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以养促种、农牧共赢,还为农户和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链式思维
寻求养殖发展“最优解”
针对过去肉鸭产业中散户和小企业多,产业链条不完整、风险抵抗力偏弱等问题,新泰创新发展思路,采用“工业化产业链式思维”模式,对肉鸭产业实施联合融通、更新换代、提档升级,实现产业链可持续闭环发展。
在这一产业链中,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众客)是重要一环。山东众客副总经理程鹏介绍,目前公司产业涉及肉鸭全产业链,但主要业务是肉鸡与肉鸭屠宰,其中肉鸭日屠宰量30万只左右。山东众客旺盛的加工需求,辐射带动了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养殖户,其主要养殖基地则是天信农牧。山东泰淼的肉鸭产业链也较为完备,其主要业务则是禽类饲料。三家企业,每家企业产业链虽都很长,但主业却各有侧重,相互之间业务联合融通,形成了优势互补的链式发展模式。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泰市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作用,支持畜禽加工企业参股互补、抱团发展,鼓励山东众客、山东泰淼、大宝等6家肉鸭头部企业联合融通,合力做大畜牧产业蛋糕,实现共创共享共赢,打造起了新泰市肉鸭养殖、屠宰、加工产业“航空母舰”。
具体业务中,按照“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发展模式,对相关企业依据产业链有无和长短分类指导,以肉鸭养殖、屠宰、销售为主业,带动上下游肉鸭养殖、饲料兽药、机械装备、羽绒制品、生物医药、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肉鸭“集群化布局、标准化引领、高质量推进”的新模式,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吸纳直接就业10万余人,肉鸭产品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不少产品直供大型商超和相关下游知名深加工企业,推动肉鸭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饲料等产业集群高效发展和转型升级。
目前,新泰市先后获评中国肉鸭之都、中国肉鸭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