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苗情复杂形势,我省深入开展“科技壮苗”行动,春季苗情转化比较理想,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4%,比冬前增加32个百分点,小麦长势持续向好
□记者 毛鑫鑫 报道
本报郓城4月22日讯 在郓城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黄泥岗镇何仓村地块,一架架无人机低空掠过青青麦田,均匀地喷洒下雾状农药……今天上午,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暨“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现场动员活动在这里举行。据了解,我省将力争用1个月左右时间实现全省6003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部覆盖一遍,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播种晚了些,但前期农技专家给送来了针对性的技术,经过科学精细的管理,眼下这小麦长得不比去年差。”何仓村党支部书记韩跃龙对今年村里小麦的收成有信心,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防治病虫害,为丰收打牢基础。
面对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苗情复杂的形势,我省密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指导生产的政策,以“促弱转壮、保穗增粒稳粒重”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壮苗”行动,春季苗情转化比较理想,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4%,比冬前增加32个百分点,小麦长势持续向好,为打赢夏粮生产这场硬仗下好了“先手棋”。
当前,我省小麦正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陆续进入抽穗期。4月10日以来,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临沂、菏泽、济南等市的部分县(市、区)发生。“这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侵染高发期,后期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病虫害和气象灾害防控。”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褚瑞云说。
近期,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8个由厅级干部带队的稳定粮食生产帮包组,分片联系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印发了《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等一系列防控技术方案,并成立5个技术指导专家组,下沉重点市小麦生产一线,指导科学开展防控。省里整合了国家、省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1.28亿元,下达各市、县支持开展小麦促弱转壮、重大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指的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最终增加小麦千粒重。”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部副部长王同伟说,面对目前小麦条锈病蔓延态势,一要强化监测,带药侦察,专业人员发现发病中心立即喷药、防止传播扩散;二要打点保面,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三要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一定区域内大规模统一防治,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推进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先进农业机械挑起“大梁”。“相比传统人工喷洒的方式,无人机飞防效果更好,且效率更高,像这台载重40公斤农药的无人机,每小时就能作业300多亩。”活动现场,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飞防团队负责人韩宗福带领“飞手”忙碌作业。据他介绍,团队现有80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服务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去年一年作业达到200多万亩。现在团队集中力量投入到统防统治中来,争取服务更多面积,助力小麦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