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静
本报通讯员 刘志强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清明扫墓,缅怀故去亲人一直是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仪式感”,也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由于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省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等12个市明确暂停殡仪馆、公墓和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服务。与此同时,为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祭扫需求,各地又创新祭扫服务形式,组织特色缅怀活动,通过网络祭扫、代客祭扫、家庭追思会等,让“别样清明”一样有情。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代表各位安眠于南陵园先人的亲属,向你们致以深切缅怀和悼念。由于疫情的原因,你们的亲属无法到现场来亲自祭奠,请收下这份绵绵不尽的哀思!”……3月28日上午,在济南市章丘区南陵园公墓,以“对故人的哀思,我们替您转达”为主题的代祭扫仪式举行。哀乐奏响,全体参加人员默哀三分钟,随后宣读祭文,工作人员列队前往园区,擦拭墓碑,向逝者敬献鲜花并三鞠躬,为不能亲临现场祭扫的群众代为祭扫。这场代祭扫活动也在南陵园公墓官方公众号上进行全程直播,方便群众“云祭扫”,寄托哀思。
4月1日上午一早,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20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来到冯马村,将5万余朵黄菊花按照各村上报的墓位数量进行分发。随后,各村村干部和志愿者将寄托哀思的菊花送至村公墓的每一个墓位,并代表村民进行祭拜。“清明遇上疫情,不能去现场祭扫。现在,政府购买菊花,组织村干部、志愿者代祭,让我们对逝去亲人也能寄托哀思。”冯马村村民冯岩强说。
在德州市德城区德安陵园,工作人员韩国伟捧着花束,赶到指定墓位,擦拭墓碑、献上鲜花,并录制影音、图片留存,这是陵园今年推出的“云祭扫”和“代客祭扫”服务。“我们不仅会根据市民需要定制不同的鲜花,还可以提供奏哀乐、默哀、上香等多种服务。”韩国伟说。
在潍坊市2022年清明节网上祭奠平台上,很多市民为逝去的亲人点亮蜡烛、敬献鲜花,寄托哀思、缅怀故人。日前,潍坊市民政局发布通告,暂停2022年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活动,同时网络祭扫通道开启。截至4月3日16时,已有506636人次参与祭扫,献花415289人次,点烛33534人次。
4月3日,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居民郭韦亮组织全家人开了一场家庭追思会。“以前生活条件艰苦,父亲有了好吃的,总是先分给我们姐弟俩吃”“每次遇到困难,父亲总是鼓励我再坚持一下”……讲起和父亲的往事,大家不胜唏嘘。
今年清明,我省再次提出创新缅怀形式,家庭追思会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我觉得这样祭奠很好,通过追忆长辈的生平事迹,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教育了下一代,让一家人更相亲相爱。”郭韦亮说。
为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清明祭扫,今年我省还适当增设祭扫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同时,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埋葬点,压实乡镇(街道)及村(居)责任,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虽然祭扫、缅怀的形式在改变,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要通过网上“云祭扫”或者“代客祭扫”来表达,但只要是情感真挚,都可以追思亲人。只有坚持文明、绿色的祭扫新风,才能拥有平安、有序的清明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