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一家三代的“葫芦经”,他成了全村“最靓的仔”

2022-02-24 08:18:4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郝学坤和父亲郝春光的人生选择里满是时代的注脚。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现在拥有18万粉丝的郝学坤是全村“最靓的仔”。

  郝学坤展示今年新型款式的葫芦产品。

  “进来的朋友们注意啦!今天给大家看两个高端葫芦……”2月17日晚上八点半,在挂满葫芦的工作室里,23岁的郝学坤准时开启快手直播。门外院子里,水盆中结了冰花;房间桌子下,暖风机使劲吹着;手机直播间,粉丝们兴高采烈。

  去年夏天,郝学坤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了。遵着长辈的教导,在聊城当地中医院实习一个月后,郝学坤还是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郝学坤决定带着大学3年积攒的12万粉丝回家创业。

  正在直播的郝学坤。

  从爷爷那辈算起,郝学坤一家三代都种葫芦,家里的开销有多半靠地里的葫芦。小时候,郝学坤就常跟着父母在街头巷尾卖葫芦,上了大学,他更没闲着。

  从拍段子到开直播,大学3年时间,郝学坤的直播账号粉丝突破了12万人。“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直播挣的,没用家里操心,毕业时还剩了3万多块钱。”郝学坤尝到了网络直播的甜头,他觉得在企业单位吃死工资,不如自己回家闯一闯。

  郝学坤家里挂满了葫芦,院内、屋顶、走廊、客厅,甚至床上都是各式各样的葫芦。老家的东屋被郝学坤改造成了直播工作室,里面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架、一杆手机支架、一台暖风机,剩下的就是数不清的葫芦。

  “每晚直播3个小时,少则卖100多单,多则300多单,单价从十几块钱到上千块钱的都有。”郝学坤说。从回村到现在七八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挣了十几万块钱,不过在他看来这并不算多,因为“村里挣大钱的人还有很多”。

  郝学坤介绍家里的葫芦。

  半年多时间挣十多万元,这可比在外跑大车的父亲郝春光一整年挣的还多。二三十年前,年轻的郝春光并没有跑大车,而是跟着他的父亲天南海北地卖葫芦。自行车、摩托车、面包车、小客车、绿皮火车,堂邑镇、聊城、济南、天津、北京,为了多卖点葫芦,郝春光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十几年,换了几代交通工具,跑遍了小半个北方地区。

  如今,郝春光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动则十天半月地外出卖葫芦,还不如儿子在家抱着手机动动嘴赚得快、赚得多。以前觉得种葫芦和卖葫芦实在辛苦,而且赚钱不多,再加上进城浪潮席卷农村,郝春光最终选择去外面跑大车。虽然在外兜兜转转十几年,郝春光对工作和生活的认知还是被这些回村创业的年轻人颠覆了。眨眼之间,互联网成了“新农具”。

  时代变了,地里的葫芦种进了现代化大棚里,卖葫芦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连着亿万受众的互联网;路庄村变了,村里的店铺和汽车越来越多,就连各大快递公司都抢着来村里设点揽客;路庄人也变了,年轻人相互交流着电商技巧和产品合作,老人们则在葫芦上雕山画虎,用手艺吸引进村的顾客。

  带着自家葫芦在街头出摊的老人。

  2月18日早上九点半,睡眼蒙松的郝学坤起床了。母亲李桂平正在客厅里打包当天要发货的葫芦,郝学坤扒拉了几口饭也赶紧过去帮忙,当天的几百件快递得赶在下午五点前发走。“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都需要创新,就连直播也需要创意。”郝学坤手上熟练地装着葫芦,脑子里不停地琢磨着如何拍点好段子,以吸引更多粉丝。

  吆喝声、雕刻声、打包声、扫码声、电话声……如今的路庄村并没有其他村庄人去屋空的落寞,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就像个年轻的小伙子。现在,路庄村大棚里的葫芦苗也已发芽,一大波葫芦正在路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食用菌产业撑起“致富伞”
下一篇:“托羊所”养羊多省心?老羊倌笑着说……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