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素霞 通讯员 丁玲)去年以来,宝城街道综合运用多种扶贫方式,凝聚起强大扶贫合力,为贫困户点亮希望“心灯”。
抓牢教育扶贫,树起“未来之灯”。“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宝城街道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抓牢教育扶贫,组织志愿者与贫困家庭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常态化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对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8至14岁儿童全面摸排后,确定4个家庭按照“一户一策”原则,打造“希望小屋”,以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同时,不定期组织辖区教师入户家访,保学控流,为贫困生家长做教育扶贫政策解读,帮助他们了解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并不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力度,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失学。
强化残疾保障,树起“幸福之灯”。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宝城街道持续强化残疾人兜底保障,邀请县残联、昌乐中医院等专业机构,上门为辖区疑似残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伤残等级鉴定10余次,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就近享受贴心服务。做好家庭无障碍改造、康复服务、助学等残疾人扶贫重点政策落实,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式精准适配,为82名重度残疾贫困户发放手环、报警电水壶、音乐闪光门铃等无障碍改造设备98件,为46名贫困残疾人发放手环、助听器、轮椅、双拐等家庭康复辅助器具48件,为2名残疾学生和17名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补助1.1万余元。
拓展红色家政,树起“奋斗之灯”。家政服务就业门槛低、容量大,是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实现就业的有效方式。宝城街道以东徐村挂牌成立全县首家红色家政服务点为契机,做好红色家政向扶贫领域的延伸。结合贫困户就业需求和家政市场需求,邀请家政专家围绕育婴师、月嫂、养老护理员等五类职业,分就业前景、育婴知识、家庭保洁等13个专题,免费组织技能提升培训班三期,培训40余人次,有效提升贫困户就业知识和技能。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家政专家、帮扶责任人等组成8支“红色义工”志愿服务队,为贫困户上门送服务,动员贫困户积极参加红色家政服务,解决就业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