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政哲) 近日,薛王引河波光潋滟,水质监测浮标静立水面,见证着水质的持续向好。水质改善带来的生态补偿资金,让高唐县实现了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华丽转身,生动诠释了“好水生钱”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林方华正调试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厂区用电一半来自车间光伏。”他指着车间顶部的光伏板说。在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崭新生产线高效运转,公司负责人付振山表示:“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后,我们更坚定了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的信心。”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如今,企业绿色化转型已成为高唐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高唐县发改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刘军介绍,全县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41.61万千瓦,年发电量12.34亿千瓦时,均居聊城市首位。时风集团生物质热电、通威“渔光一体”等项目持续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目前,高唐县53.75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唐公沟湿地修复稳步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不断涌现,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版图越绘越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