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此叠加,当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辐射力于此交汇,邹平,以“敢为人先、联通四海”的胸襟与魄力,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在时代画卷上奋力刻下属于自己的坐标。
从“实力跃迁”到“价值裂变”,邹平将实业的深厚根基与创新的无限可能熔铸于一体,交出了一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入选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3年位居山东省县域首位,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强基固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邹平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里有8.4万户市场主体、2.4万余家企业蓬勃发展,有501家规上工业企业的坚实支撑,更培育出1家世界500强、2家中国500强企业,14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称冠全国。
走进魏桥智能化纺织工厂,映入眼帘的是机械臂精准作业、AGV无人车灵活配送、生产数据实时上云的智能化场景。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i3.0系统,这里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智慧化和绿色化,树立了全球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的标杆。
作为邹平产业发展的“火车头”,魏桥创业集团不仅将铝业、纺织两大产业集群做到全球领先,更以“干就干第一、争就争一流”的气魄,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龙头引领、链群互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如今,魏桥创业集团已形成“采矿-氧化铝-原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完整闭环产业链,铝材在这里被赋予无限可能:从薄如蝉翼的高端铝箔,到应用于航空航天的高精尖铝材,再到精美的手机外壳、高端汽车轮毂乃至新能源汽车车身……铝元素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和提升。2024年,邹平市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突破2700亿元。
“在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下,邹平广大企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共同营造了‘大树参天’与‘草木葱茏’相得益彰的产业生态。”邹平市委书记张谦表示。
山东三星集团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深耕“健康厨房食品”与“高端铝精深加工”两大领域,构建了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其自主研发的甘油二酯功能性食用油在全国率先实现量产,引领国民用油进入更加健康的4.0时代。企业还成为波音、中国中车、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高端铝型材的战略供应商。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专注高端粮油关键技术、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持续注入科技动能。”三星集团董事长王亚群介绍。目前,该集团拥有专利540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全面覆盖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
创新驱动,塑造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
在邹平大地,始终奔涌着求新求变、海纳百川的磅礴力量。
从梁漱溟先生在此开展乡村建设实践,到成为全国首个对美开放的农村调查点并接待美国前总统卡特来访;从魏桥创业集团牵头组建“赢联盟”、成功开辟“海上铝业丝绸之路”,到如今150余家企业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固的经贸纽带……开放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3年全省县域第一,这份“舍得”背后,是邹平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位于青阳镇的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0项,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雄踞全球首位,更以并购国际企业完成全球化布局,创下了乡镇企业逆袭成为国际行业巨头的标杆样本。
创新之火,需要平台承载。邹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了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开放是邹平奔涌向前的另一张“王牌”。作为联通渤海湾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枢纽,邹平已构建起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这使得任何落户邹平的产业,都能享受到‘物畅其流、辐射八方’的极致便利,为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了坚实基础。”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东平说。
文旅融合,绘就宜居宜业城市新画卷
邹平将发展的宏大叙事,落脚于人民可感可触的温暖与幸福。
周末的黄山公园、奥体公园游人如织,圣豪悠乐里商业街区美食飘香、人气火爆——这正是邹平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潜力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邹平深入挖掘梳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源远流长的齐文化、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砥砺奋进的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商业消费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了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消费新场景、城市新名片。
“邹平钟灵毓秀,文脉绵长。秦末伏生壁藏《尚书》,魏晋刘徽注解《九章算术》,宋代名相范仲淹在此度过重要成长求学时期。先贤们留下的‘仁义诚信’‘重工崇商’精神特质,深深浸润着这座城市。”孙东平介绍。
依托“南山北水”的生态禀赋,邹平已成功打造A级旅游景区9个、省级旅游强镇4个,80多处特色景观遍布全域。鹤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7%,享有“鲁中生态明珠”美誉;黄河梯子坝、齐东古城遗址等文旅地标成为人们寻古探今、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遵循“文化搭台、消费唱戏、群众增收”的思路,邹平今年探索实施文化赋能促消费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精心策划推出“范公读书文化节”“伏生诗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激活青阳镇“夜猫子集”等非遗集市,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地摊经济、文创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文化资源向消费动能转化。
“文化赋能不仅激活了旅游市场,更显著带动了消费能级提升和城市活力迸发,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邹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欣表示。
从坚实的产业根基到澎湃的创新动能,再到深厚的文化滋养,邹平正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姿态,擘画一幅“和衷共济、共赴山海”的壮丽发展图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书写鲜明的“邹平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