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巨野县72.1万亩秋粮进入收获关键期。
秋粮抢收,农机是关键“利器”。在巨野县玉米种植田里,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穿梭作业,一次性完成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还田。
针对降雨导致的田间积水、土壤松软问题,该县紧急调配84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解决了轮式农机无法下地的难题。
在田桥镇、太平镇等主产区,新型智能收割机高效运转,“摘穗—脱粒—秸秆处理”一步到位,全县玉米日均收获量超万亩,收割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
“天气刚转晴,我们就立刻组织抢收。我种的200多亩玉米,昼夜作业,两天多就能收完,脱粒后的粮食直接运去烘干。”种粮大户孔祥新说。
为应对雨后玉米含水量偏高易霉变的问题,巨野县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日烘干能力达200余吨。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三秋”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巨野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6万亩,配套完善灌溉、路网、桥涵等设施,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在此次应对阴雨天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该县大力推广智能节能收割装备,将机收损失率稳定控制在2%以内。“新型收割机不仅省油、速度快,抛撒损失也少,一亩地能多收30到50斤。”农机手闫法雷算了一笔“增收账”。
目前,巨野县已调度玉米收获机2136台、小麦播种机12380台,同时强化农机维修与安全监管,严查假劣农资,全力推进“三秋”生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有序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