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墨区段泊岚镇的田野间,一粒粒黝黑饱满的“农大3753”黑小麦正通过传统石磨工艺,蜕变为备受市场青睐的“黑色黄金”。青岛大田农夫食品有限公司以四年转型之路,构建起从种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书写了一段扎根乡土的乡村振兴故事。
今年7月初,段泊岚镇2000余亩黑小麦基地迎来丰收,这里产出的“农大3753”黑小麦经低温石磨轻柔研磨,制成“和美祥岚”黑小麦石磨面粉——这款2024年获评“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的产品,不仅是青岛大田农夫食品以匠心赋能农业产业化的缩影,更凭借纯天然、无添加的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了麦香与营养。公司副总经理郭佳介绍,企业坚持传统石磨低温研磨,四座冷库总仓储能力达3000余吨,只为把高品质原粮送到消费者手中。从2020年转型专注黑小麦领域以来,这家深耕面粉行业20余年的企业快速构建起“播种—种植—收割—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依托技术、设备及原粮优势,其生产的黑小麦面粉、五谷杂粮等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更通过产学研联动,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同研发专属黑小麦品种,为品质提供科研支撑。
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共同富裕。郭佳介绍,公司自有2000余亩种植基地,同时将原粮提供给签约农户种植并统一回收加工,这一模式已带动周边村民和集体增收12万余元。企业还吸纳30余名下岗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并成立工会与家庭农场劳动关系组织,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依托“段泊丰岚”区域公共品牌,大田农夫推出“周粥不同”七日粥、“口口留香”健康饮等九大系列原创产品,全部采用段泊岚本地原粮,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可控。为传承石磨工艺,企业今年新建石磨工坊,计划面向小学生开展研学体验,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走进大田农夫的种植基地,最打动人的不仅是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更是那份扎根乡土、反哺乡梓的赤子情怀。从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到让利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这里书写的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长史,更是一份“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担当。石磨悠悠,磨出的是天然面粉,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未来,企业希望帮助农民销售更多余粮,让即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以“先富带后富”的担当,磨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这或许就是“山东好品牌”最动人的底色:既有产业高度,更有民生温度。 (刘云睿 刘娣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