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枣园的‘沾冬2号’,糖度肯定够!今年我家的冬枣品质比去年还要好!”9月19日,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第八届“天心杯”冬枣大赛现场,参赛枣农李长增对身旁的枣农说。当天,25户枣农分别带着原生态冬枣与“沾冬2号”参赛,通过理化检测和专家品鉴后角逐奖项。
“硬度计显示10.3,糖度仪读数29.29%,这组冬枣的理化指标很出色!”高级农艺师卢燕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与身旁评委交流。另一边,冬枣专家李福友拿起一颗冬枣仔细观察:“果形周正,阳面赭红色还带光泽,看着就有食欲。”他轻咬一口,随即点头:“皮薄肉脆,酸甜爽口,口感能拿高分。”
首轮评比间隙,黄升镇副书记李之勇介绍:“为了选出优质冬枣,从9月18日开始,由镇冬枣办、相关工作人员等组成评园小组,对全镇报名的20个行政村41个枣园,按照赛园评分标准进行了认真评园,最终筛选出25户枣农进入决赛,其中,原生态冬枣10个,沾冬2号15个。我们就是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出真正的‘冬枣明星’。”
随着比赛推进,“沾冬2号”评比环节更显热闹。参赛枣农李长增紧张地坐在台下等候:“我家种了10亩‘沾冬2号’,今年每亩地投资了一万元升级大棚,设计了天窗和水槽,温度和湿度都能精准控制,就盼着能拿个好名次!”当主持人宣布他获得特等奖时,李长增激动地和身旁的枣农击掌:“没白忙活!今年的投入值了!”
除了比拼品质,大赛现场更透露出黄升镇冬枣产业的发展新动向。“我们聚焦‘五新’工作,今年新增设施栽培320亩,推广‘沾冬3号’103亩,还打造了120余亩的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新品种‘沾冬三号’有‘三好’,好看、好吃还好管,单果最重能达264克,未来会成为枣农增收的新抓手。”黄升镇党委书记王文涛介绍。
“以前卖枣靠赶集,现在网上订单不断!”谈及销售变化,枣农李忠仁打开了话匣子,“镇里帮我们对接了淘宝、京东,还培训了电商经纪人,去年我家的冬枣大部分通过网上卖了,收入比往年多了三成!”据了解,今年黄升镇预计冬枣网上销售发货量将超500万公斤,“枣农+合作社+电商平台”的模式已惠及百余户枣农。
下午4时30分,比赛结果正式揭晓。原生态冬枣特等奖由枣农穆银双获得,“沾冬2号”特等奖归属李长增。获奖枣农们上台领奖后纷纷举起奖牌合影:“明年我们还要来参赛,把冬枣种得更好!”
“通过大赛,不仅选出了优质冬枣,更激发了枣农提质增效的积极性。”王文涛说,“黄升镇将继续发挥大棚冬枣优势地位,在扩大‘沾冬2号’规模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品种,努力打造黄升优质冬枣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继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完善采摘长廊、销售市场等配套设施,让小冬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