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莒南:“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2025-09-23 08:09:4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小麦、玉米、花生均是莒南县道口镇的主要农作物,每年收获季后,除了丰收的喜悦,随之而来的秸秆、玉米芯、花生壳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也让当地村民犯了难。

  “以前,秋收后的秸秆放地里影响后续土地管理,就地焚烧又会污染环境。”种了27年玉米的广亮门村村民陈得民,每到秋收后就要蹲在地头守着秸秆发愁,不过今年他却一改常态,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

  陈得民今年种了3亩玉米,秋收完成后,趁着晾玉米的间隙,又把地里的秸秆进行收割打捆,一股脑的送到了广亮门村的莒南徐波田农产品购销店。因为这个店也是秸秆收储加工点,一亩地的秸秆可得120块钱,三亩地算下来,陈得民得了360多块。

  而像陈得民一样得知秸秆能换钱的附近农户不在少数。

  每天天刚蒙蒙亮,徐波田这儿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三轮车、拖拉机、轻型卡车早早排起了长队,等着将车上满载的秸秆进行称重结算。

  “这个情况持续了8天左右了。”徐波田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送秸秆队伍,也是干劲十足。

  徐波田的秸秆收储加工点可谓是秸秆“炼金炉”。通过对收购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压缩、打包等处理,就可转化为易于运输和储存的青储饲料,并销往周边的养殖场,从而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

  “这个秋季,我们预计能加工处理本村及周边7个村的农作物秸秆4000多吨,可以满足周边20多家牛、羊养殖场的需求。”徐波田说。

  在当地,不仅是废弃的秸秆有了“好归宿”,连玉米芯也有了新去处。

  在砖疃村的莒南县八方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内,从农户那收购来的玉米芯正经过粉碎、调配、灭菌等一系列处理,被加工成种植菌菇的优质基料。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文龙介绍,玉米芯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等成分,能为食用菌提供均衡的营养供给,同时玉米芯的特殊结构能够提高培养基的通气性与保水性。更重要的是,使用玉米芯培养基不仅较传统棉籽壳降低成本约23%,还能缩短菌丝的生长周期,颇受市场欢迎。

  仅秋季这一季,刘文龙的合作社就能消化40多吨的玉米芯。

  而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庄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于近日正式开启了今年的“农业废弃物化春泥”计划,预计本季将“消化”花生壳、花生秧、玉米毛、米糠、玉米秸秆等各类农业废弃物1.5万吨,用于生产企业主打产品“墨黄金”有机肥。

  如今在道口镇,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蔚然成风。仅这个秋季,道口镇预计可资源化利用各类农业废弃物2.2万吨,覆盖本镇及周边乡镇1.7万余亩农田,直接为7800余户农民带来增收红利。

  下一步,道口镇还将继续拓宽综合利用渠道,探索更多农业废弃物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利用的新路径,完善收储运体系,“秸”尽所能,变废为宝,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田保姆”让种地更轻松
 
0
 
 
 
 
推荐资讯
威海“甜蜜果”实现“千里达”
威海“甜蜜果”实现“
小辣椒“红”出好日子
小辣椒“红”出好日子
苹果映红乡村振兴路
苹果映红乡村振兴路
大枣俏枝头 采摘迎丰收
大枣俏枝头 采摘迎丰收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