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让没地的村民也有了土地收入。”提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南伦村的村民陈秀丽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家5口人,只有两口人有地,但通过合作社分红,现在全家人都有了土地收益,这叫她如何不开心?
村民在给芽苗菜浇水。
为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5年,南伦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164户村民全部以土地入股,流转整合耕地资源420亩,2016和2019年又先后成立了新伦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山东红星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保鲜库、无土栽培芽苗菜培育室等,还办起了技术培训班,并在寿光设了两个摊位,打通了土豆、花菇、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收、储、运、销的全产业链条。
芽苗菜培育室内,村民在直播带货。
村社一体发展,真正实现村强民富。村民们不仅可以到合作社打工,还可以得到分红。“我在这里开叉车,活不累,月收入4000多(元)。”53岁的村民刘好良和老伴现在都在合作社上班领工资。
更让他开心的是,儿媳和孙子虽然没有地,但村里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了土地收益。“1998年,农村开始执行国家提出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由于承包期内不再进行承包权的调整,村里的无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人有的是嫁进来的媳妇、有的是新出生的小孩,还有的是离婚后回村的妇女……这样的人在南伦村共有67人,占到集体组织成员的11.2%。”村会计刘建昌介绍说。
南伦村新建的民宿。
同样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能有的能享受村集体的发展红利,有的只能干看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之前,南伦村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确认南伦村村民为616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600人,明晰了集体所有产权关系。会议还一致通过,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管有地没地,都享有合作社的分红权利。“此举以货币化的形式,化解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与无地农民难以享受村集体发展红利之间的矛盾。”刘新峰说。
村委会工作人员重新梳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为年底的分红作准备。
8月17日,刘建昌又忙活起来,重新梳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为年底的分红作准备。“合作社分红是动态的,从最初的人均670元,一直涨到去年的900元,估计今年只高不低。”他笑着说。
走在南伦村街头,一处农家院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房子古色古香,走进院内,红灯绿树,香荷游鱼,清雅之美扑面而来。刘新峰介绍说,这里是村里刚刚开发的民宿。“我们正在挖掘村里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准备打造集农耕体验、生态休闲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度假地,希望让村集体的收入更高,村民的腰包更鼓。”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杰 通讯员 丁延峻 刘超 丁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