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张大伟 曹伟
11月16日一早,平原县桃园街道尚庄村,刚刚破土不久的麦苗映着阳光,闪亮闪亮的。
“帮我看看这个苗,不会容易染病吧?”说这话的,是尚庄村的家庭农场主尚洪伟。今年,他承包了769.5亩耕地,前几天一场大雪冻黄了部分冒芽的麦苗叶,他担心土壤湿度过大,麦苗更容易滋生病菌。
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随机拔出一棵小麦苗,说:“你看,这根部都是白色的,没有被病菌浸染的迹象,放心吧。”
“镇上农业服务中心筛选好了麦种,还进行了包衣。这是农学硕士博士们制订的植保方案。”站在一旁的桃园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杨春安接过话茬说,他们还统一进行了深耕、晾墒、增施复合肥等,正是有了这些充分准备,才能一播出全苗。
相较于平原县传统粮食高产稳产地区,桃园街道整建制创建“吨半粮”并没有优势,但县里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将桃园街道8万亩耕地增设为核心区。“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实现弯道超车。”桃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孟庆泉说。
桃园街道56个村庄先后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8万亩,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鲁望集团种植的2万亩耕地,近两年看产量已经基本达到“吨半粮”标准。“如何以点带面、成方连片打造成高产示范区,实现8万亩耕地整建制‘吨半粮’,我们正在探索‘粮食安全联合体’模式。”桃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林春冉说。
“粮食安全联合体”主要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鲁望规模农业服务平台和中储粮等4个产业链经营主体参与,对8万亩耕地进行二次重组。其中,东部片区对接中粮、鲁粮等企业,打造订单农业基地;西部片区与鲁望集团合作,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建设生态种养循环基地。镇级层面,投资4000万元建成“为农服务中心”,聘请13名农学博士硕士当“农场主”。
今年天气情况特殊,“藏粮于种”含金量最高。平原土地鲁望公司与鲁研公司合作,引入祖代品种进行繁育,产出父母代品种返销,为此他们引入了全县第一台谷物精选机。何石宝介绍,该机械可将父母代原种进行“五步筛选”,确保麦种均匀度、饱满度整齐划一,鲁研128和师滦02-1两个品种一共筛选了1000余吨,可种植高产小麦6万亩。
“在创建‘吨半粮’顶层设计中,通过‘书记抓粮’这条主线,层层发动,压实责任,协同推进,力争5年内创建18万亩核心示范区、20万亩辐射区、30万亩带动区。”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东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