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卫振 通讯员 贾鹏 张伟
乐陵经济开发区外引内培,广开引智之路,区内企业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在人才政策推动下,乐陵经济开发区完成技改投入9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
企业从传统制造
向“智能创造”转变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有研究生到公司实习,专注研究眼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12月23日,在乐陵经济开发区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今年24岁的在校研究生王荣铭说。
王荣铭目前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研二,今年7月来到该公司,研究马铃薯保鲜技术及其自动化,与他一起的还有4个人。王荣铭介绍,自希成农机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以来,每年都会有5到6名研究生带着自己的课题来到公司,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为企业排忧解难。
成立于2008年的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原来只生产简单农机,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公司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马铃薯机械行业的“航母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学强说,公司跨越式发展正是得益于高端人才的引领,推动了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转变。
2016年,该公司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洪文,李洪文带领6位博士成立“马铃薯机械产业化创新”团队,入驻希成农机进行马铃薯机械智能化研究。在李洪文团队协助下,该公司先后申请专利42件,累计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每年可为公司增加产值3000万元以上。借助科技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快速转化,希成农机公司得到了社会资本的支持,投建了马铃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因成绩突出,李洪文被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他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德州市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各级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
“既要引院士博士
也要育能工巧匠”
“对人才工作精准施策,打出组合拳,既要引院士博士,也要育能工巧匠。”乐陵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谭在甡说,李洪文并非个例。比如,百枣纲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吴茂玉,协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3项、共同制定红枣干制品国家标准1项,协助企业研发枣骨茶等新产品3种,让废弃枣核得到充分利用。
再如,调味品企业飞达集团,引进“万人计划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廖小军,协助企业开展辣椒籽蛋白质提取项目,让废弃的辣椒籽再次产生经济效益。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龙国荣,协助泰山体育集团研发出了全碳纤维自行车,获得“国家工业设计金奖”等,均很有代表性。
与此同时,乐陵经济开发区也很注重做好乡土人才培育和回归工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多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人,鼓励引导5名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8人,企业全职引进全日制本科生53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