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庄户学院”脱贫致富
初冬时节,在平度市仁兆镇沙北头村庄户学院产业园里,一排排荔枝枝叶茂繁,长势喜人。“这是我们庄户学院为培育下一代产品从广西引进的荔枝,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照料,460棵荔枝全部成活,预计明年清明前后就会尝到新鲜的荔枝。”庄户学院院长王桂欣说。
荔枝原产于广东、广西一带,其亚热带水果属性对温度、湿度要求极其苛刻,北方栽植几乎无法实现;而且由于不耐储运,北方人吃到的荔枝不仅价格高,还常带烂果子味儿。“什么也架不住研究。”王桂欣说,今年5月,庄户学院与广西大学国家荔枝研究院合作,打造全国首家热带水果北方繁育基地,引进的荔枝试栽成功,市场前景看好。
既有十里八村的种植高手和专家教授一起“现身说法”,又将高深的农业政策用“白话”讲给群众听。在“农家学堂”基础上成立的沙北头村庄户学院,改变单纯请专家过来培训的旧模式,让种植能手走上讲台,将产业政策、生产技能用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农民听,用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展现产业融合的发展优势,让农民接受新事物、转换新思想、掌握新技术。目前,沙北头村庄户学院累计培训当地农民4000多人次,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600多本,帮助全镇及周边1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
“按照庄户学院教的种法,真能在地里‘种出花来’,俺们愿意跟着学。”正在建葡萄大棚的沙北头村民王留涛说,一年一季的大田种植,改为一年两季的葡萄盆景生产,一亩地一年过去收入1万元,现在收入30万元。
三级学院培育更多“土专家”
鉴于沙北头村庄户学院的成功,11月初,平度市印发《关于成立平度市“庄户学院”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推行成立庄户学院,着力推进乡土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平度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打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平度市在市级、镇街、村庄(管区或农民合作社)设立三级“庄户学院”,聘请当地知名“土专家”担任名誉副院长,设乡土人才培育部、乡村治理研究部、综合服务部具体组织运行,将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力量,抓好乡土人才培育、乡村治理研究,发现和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成立庄户学院,非常及时,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等相对完整的信息,解决随时遇到的病害难题,还可以不断为新时代农业发展补充新农人。”平度市南村镇头村农民教授王伦世说。农民出身的王伦世,是高级农艺师、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更是21年来义务为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的“庄户”专家,朋友圈2000多位好友,大部分都是咨询问题的农户。“他是俺们农民眼里的奇人,仅看一眼作物的叶子,就能准确诊断出庄稼的病害。”几年来,王伦世做实农业技术培训,年均为农民上课40多天,实地指导200天以上,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6000人次。
创新创业“领头雁”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本土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主干力量,也是‘农创平度’实施两年多来创造的宝贵财富,更是成里庄户学院的重要基石。”平度市相关负责人说,从2015年开始,平度市立足自身农村区域广、农民数量多的实际,以改革为动力探索推进农民创新创业五大模式(“农创+科技、农创+人才、农创+名品、农创+文旅、农创+电商”),打造“农创平度”品牌,率先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让群众切实尝到了甜头。去年以来,“农创平度”培育出农村创新创业“领头雁”1.3万人,同比增长42%,带动新增城乡就业2.2万人。
淄阳水库南岸,集葡萄科研、科普宣传、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大观园坐落于此。大观园内种有200多种有机葡萄,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通过‘农创+科技+人才’促进新技术、新生产要素融合,实现了新品种培育,带动当地鲜食葡萄升级换代,有近2万户农民从中受益。”大观园创办人、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所长昌云军说,葡萄大观园每年销售葡萄苗木200多万株,帮助农户直接增收400余万元,同时还为贫困户提供免费葡萄苗木和培训种植技术等。
“着眼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我们将充分发挥‘庄户学院’市镇村三级联动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建设一支实用的人才队伍。”平度市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庄户学院,今年该市将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1万人,带动20万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让更多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