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块地里种出三样来,这就是立体种植。这埂上是小麦沟下是生姜另一埂是青豆,也叫农作物间作。收割小麦光去麦穗,留着麦秸给生姜苗遮挡强光照射,然后在麦秳内套黄瓜,等青豆收获种上小青菜,最后再种植‘水萝卜’,到了深冬季节土地才能闲着。这样人和地闲不着,一年收获共五六茬。”6月13日,郯城县马头镇花园社区北花园村农民郑会标向笔者介绍种植的立体田的经验。
“种地在我们村拉出来个,个个都是‘老把式’。采取间作模式,进行立体种田,一块地里套种上两三样,一年能收获五六茬,只要打好时间差,年底保证不赔钱。” 郯城县马头镇北花园村农民郑钦标也搭上话茬。
郯城县马头镇花园社区北花园村是过去马头古镇的菜园子,土壤属“夜潮地”类型。这里的农民靠着传统种植的优势,种地也都种出了经验和“名堂”。调整结构,立体间作,是农民种植能手的“拿手好戏”也叫农民尝到了‘甜头’。他们种出的蔬菜外观水灵,品质纯正;长出的庄稼产量周围村没法比,打下的小麦平均都在1100斤左右,玉米最高能到1500斤。一年下来的收入与远远超过单一种植的收入。别的村里的村民每亩地,一年两季最多收入2000元,而北花园村农民最低收入上万元。
俗话说,“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 “像村民郑会标、郑钦标这样的户有的是。特别是郑会标始终坚持运用这种间作模式来立体种植高校农作物,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1.6万元上,是别村村民的多少倍,收入甚至翻三番,真是把土地种活了,农作物也能长出了‘新花样’”。郯城县马头镇北花园村支部书记郑龙标欣慰地说。(高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