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山东理工大材料学院“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0-08-20 09:25:01  |  来源:山东信息港  |  作者:张雪莲  |  阅读:  字号: T   T
 

  本网讯 8月1日—8月15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与调研双管齐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今年实践团无法动身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线下实践,在团队负责人与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积极联系与协商之后,就此,赴陇援西实践团的第十一年,以特殊的线上教育实践拉开了帷幕。今年的实践以助力教育脱贫为主题,并开展以“传承洮砚独韵文化,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为特色的线上调研活动,积极传播洮砚文明。

  扬帆起航,我们准备好了

  受疫情的影响,“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陪伴甘肃孩子们的第十一年,我们未能如约去往当地。实践初期,实践团于腾讯会议举行了简单却郑重的起征仪式。会议上,团队负责人杨李文对实践团队的支教组、调研组以及新闻组进行队内成员细化分工,并与团队成员就实践细节与要求进行讨论。由于疫情原因,线上支教和调研两种实践方式都与以往常规模式不同,会上成员们积极发表言论,呈现出更加多样而具特色的教学课程表。疫情阻挡了我们出发的脚步,但我们的“奉献之心”会跨越山海,无所不隔。“赴陇援西”扬帆起航,我们,准备好了!

  排除万难,支教我们认真的

  “赴陇援西”暑期实践团通过打电话、微信聊天等形式挨家挨户介绍我们的支教计划,线上招生活动远比想象的困难。不少家长们认为网上教学没有效率,部分孩子们上课条件不完善……尽管困难重重,实践团队成员依然排除万难,积极联系当地的中小学生家长,向家长们宣传预计开展的支教课程。在线上沟通中,很多家长也提出自己的辅导要求,希望实践团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让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在充分分析同学年龄分布之后,我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支教活动,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督促学生们能及时复习课堂内容,也为了其能主动提出课堂和课业问题,实践团特此开展一对一的晚自习辅导,此举获得当地家长的一致认同。此次支教活动充分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多样的特色课程也促使同学们多方面个性化发展,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哪粒种子在发芽前不经历破土,又有哪条道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既然我们为此而来,那就只管一往直前。支教,我们是认真的!

  全面课程,我们共聚云端

  在今年疫情形势下,实践团力求在基础教学、素质拓展、特色教育等各方面的专业化,寻找对口的支教老师。队员们各有所长,团队分工明确,一方面,可以保证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的正常教学,使学生在暑假期间可以提前学习新学期内容,也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团队支教成员有较高的支教优势,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教学条件,用一种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指导与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实践团设有多种特色课程,例如爱国教育课程,通过讲课来传递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概念,为促进民族和谐作出贡献,其中也不乏有舞蹈、美术、手工等文艺课程,在鼓励同学展示自我的同时,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当新世纪健康成长的“祖国花朵”。支教行动,从来都不是摆摆样子,既然做好准备,那便全力以赴,赴陇援西全面课程,我们共聚云端!

  洮砚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洮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以其优良的材质,精美的制作工艺饮誉海内外,从历来便为文人墨客的瑰宝。“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此次实践过程中,诚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卢锁忠之子卢广成先生,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及支教学生进行“洮砚”讲座,从其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谈到当今市场,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此外,实践团还对“洮砚”大师马万荣进行线上采访;调研组成员深入了解卓尼地区,了解洮砚文化,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洮砚”的熟知度以及“洮砚”非遗给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以便在了解的基础上,帮助其更好地普及和推广洮砚文化,为当地建立非遗品牌活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有些东西不去了解,也许你永远不会知道,洮砚千年文化,不止要靠传承人继承,更要靠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发扬,洮砚文化,一起了解起来吧!

  实践虽短,但我们情谊相连

  生活中处处有感动,“赴陇援西”十年积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动情。赴陇援西走到第十一年,早已不是我们个人的事,那些口口相传的珍贵建议,还有为我们忙碌的身影都在说着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实践前期往年“赴陇援西人”的助力宣传与支持;“学妹,记得......,我建议你......,有什么事情问我就行......”;实践团队指导老师王老师,为了帮忙传真介绍信,中午午休时间挨个问打印店;还有扎古录镇杨镇长,卓尼县教育局黄老师,卓尼县扎古录九年制学校王校长,卓尼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杨主任,卓尼县洮砚雕刻大师马先生、卢广成先生......当实践结束整理资料时,手机通讯录、微信联系人中卓尼县开头的联系人整页整页,我才发现实践团一路走来,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扶持与帮助,“赴陇援西”“卓尼县”这几个字眼,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的骄傲。

  没能带领队员们亲身经历卓尼美景和卓尼人的淳朴,但是家长群里的“谢谢”,上课群里孩子们每天的“早安,老师们”,短视频里2020年秋天甘南的第一场雪,想必他们已经透过屏幕感受到了。我们的“赴陇援西人”,接过前辈接力棒,用他们的努力维护“赴陇援西”的名片;学妹在感悟里写道,无论多晚,我得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团队;为了最后的汇报演出,队员们晚上十二点还在打电话讨论,每每看到这些,总会热泪盈眶。——杨李文

  曲终人散,我们不说再见

  14天很长,长到我们将彼此的容貌记在心里,14天很短,短到一切都仿佛在昨天。实践结束后,为给实践队员与甘肃的小朋友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一场由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精心准备的线上汇报演出隆重登场。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走心演唱,从他们的歌声里我或许能听出感谢,也许遇见我们,可以成为他们这个夏天最美好的际遇。他们用歌声传达出对生活的祝愿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也让我们为之动容。成员们的手势舞《不放弃》告诉同学们应该怀有遇到事情不放弃的心态,用坚持与奋斗来面对未来路上的一切阻难。在汇报演出的最后,实践团为大家送上祝福,鼓励同学们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祝愿所有小朋友永葆童心,未来可期。一首《再见》的合唱迎来此次演出的落幕,至此,赴陇援西的第十一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确切地知道筵席终会散,或快或慢,经此一别,下次相见不知是何时,但分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所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我们不说再见。

  新冠疫情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在美丽的祖国西北,格桑花依旧灿烂绽放,“赴陇援西”暑期实践团的脚步不会停止。2020年,是“赴陇援西”成长路上的第十一年,之前的十年,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身边的同学,太多人经历并见证着它的成长。十一年对一个实践团来说,真的很长,长到第十一届成员看不清过去的那些脸庞,但是我们却不止于当前,而是一直望向远方。支教体验会结束,但我们每个人做公益的心却永不会止。这次难忘的支教活动,是我们和孩子们给彼此的礼物,这也定会是“赴陇援西”漫长路上意义深刻的一笔。

  今年,我们携手一起走过第十一个年头,赴陇援西不忘初心,再次起航。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这届年轻人如何在工作中“二次成长”
下一篇:聊城大学药学院开展“疫曲真情在,携手并肩行”社会实践活动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