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3月28日电(记者吴书光)56岁的罗红兴是一名养牛专业户,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到村里磨坊借钱买饲料,少则几百,多则数千,但每次都是尽快还清,以免耽误别人急用。
罗红兴是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人,他借钱的地方是村民开设的磨坊。磨坊里2012年以来常年有1万元钱,村民一旦急用,就可以无记账、无担保地从这里拿钱周转,堪比“银行”,但这个“银行”无利息。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移动支付兴起前,不少城里人都有四处寻找ATM(自动取款机)取现金的经历,而农村人若急用现金就更为窘迫,要拉下脸面求人不说,很多村民手中的确“余粮”不多,村民担心借出了自己可能还要用,不借又抹不开面子,当真两难。
北市村有1400多人,常年在家的村民多是中老年人,他们用不惯城里时兴的移动支付,平常很少随身携带银行卡,村里更没有ATM,急用钱时十分不便。
七年来,磨坊“银行”帮了大忙,许多村民的应急之需得以解决,他们也都急着第一时间还钱,从无拖欠。
但这笔钱并不属于磨坊主人苏道勇及其妻子曹广芬,他们只是“银行”的管理人,资金主人则另有其人。
2012年,北市村有村民出了交通事故,结果手头没有现金住院,他们找到村支部书记史兴顺帮村民垫付了住院押金。这次经历让史兴顺意识到“老百姓节俭,一有钱就存到银行,手里普遍没有现钱,碰到看病等急事,再去银行取钱往往不赶趟”。
史兴顺2010年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之前,常年在外经商,他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钱放到苏道勇的磨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磨坊是典型的“商住两用”,进大门就是磨坊,往里走有个小院,最里面就是苏道勇居住的堂屋,24小时有人,村民急用钱可以随时找到人。
早年间,罗红兴从事肉牛买卖,后来开始养牛,2014年仅养有7头牛,如今增加到18头。之前家中两个孩子读大学,他手头常常不宽裕,经常去磨坊拿钱周转。
这两年,随着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罗红兴到磨坊借钱的次数变少了,“就是个人救急用,都自觉地不长期占用,担心下一家来了没钱,方便就方便在这一点。”
从一开始的救急,到后来的经商周转,资金用途变多了,但不变的是每个村民都有借有还、快借快还。
村民韩甲臣平时加工绿豆粉皮,买进绿豆都是现金交易,手头钱不够也去磨坊借钱应急,“因为粉皮随加工随卖,现金流转快,一般两三天就有钱了,有钱就把借的还回来。”
随到随取确实方便了村民,有村民认为磨坊主人比较忙,借钱记账可以避免出错。曹广芬笑着找出一个干净的黑色小本子,“这个用处不大”。
随手一翻,记者发现这是一个极为随意的“账本”,不仅记账笔迹不一,有的还是铅笔记账,第一笔用钱记录是2016年9月4日,借出的5000元三天后归还。近期的一条记账记录是韩甲臣2月27日买绿豆借钱5000元,当日归还。
记者注意到,借钱的用途五花八门,有的是看病,有的是承包土地,有的是喜事随份子,更多的没有记录任何用途、甚至没记账。实际上,资金主人史兴顺从不过问用途,也不赞成记账,“老百姓很实在,一记账他们有压力。”
在曹广芬的账本上,2月新增一条记录:“2019年2月26日,下午史书记又向我这里补钱1万元。”原来,史兴顺考虑到1万元钱可能不足以应急,就在春节后又多放了1万元在磨坊。
目前磨坊“银行”有1.2万元出借给两个村民,账上还剩8000元,但这两笔都没有记录。七年来,村里没有人能记清共有多少人借钱、还钱,但村里的变化却看得清清楚楚。
北市村一度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0年以来,在新任村干部带领下,村里盖起了粉皮厂、阿胶制品加工厂,先后获评省级文明村、山东省美丽村居和山东省休闲乡村。2017年不仅摘掉了贫困村帽子,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如今的北市村,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一些宅院外墙上的彩绘分外斑斓。在村西农田里,路北的16个花卉大棚开满了鲜艳的非洲菊,路南则种上了200亩金银花,村民都盼着“花香四溢的日子”。东阿镇党委书记卞伟说:“磨坊‘银行’传递了北市村村民的诚与善,村风民风的提升又助力了北市村的振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