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薇告诉记者,“高仿号”不仅名称与原账号高度相似,头像、简介也几乎完全一致,他们熟知账号主人的所在地和生活状态,甚至会在私信聊天中刻意使用原账号微博中用过的表情——这些信息均在微博上公开可查,也是马薇误信“高仿号”的重要原因。
11月9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也接到了“高仿号”的诈骗私信,按照对方要求,记者拨打了所谓“东方航空陈经理”的电话。这位“陈经理”听到有关机票的问题,首先问“他叫什么名字,我需要查询一下”。
一旦对“高仿号”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原账号主人的姓名便能轻易被骗子所掌握,甚至成为他们诈骗其他人的素材。
在随后“高仿号”发给记者的“转账截图”中,出现在付款账户名称处的就是记者报给“陈经理”的名字,但因为他听错发音,误将“吕”写成“喻”。
面对记者指出的问题,“陈经理”表示:“你这边需要和对方核实一下身份,我这边只能从电脑上查询。”随即匆匆挂掉电话。
记者致电微博个人用户客服热线,对方表示,如果造成钱财损失,用户要第一时间报警。对“高仿号”,则要通过页面上的举报按钮进行举报,网站将按程序处理。
经原账号用户和记者的举报,该“高仿号”在4个小时后被封停,在此期间,它仍在试图联系其他人。
专家提醒网友警惕
新浪微博官方客服账号7月7日发布文章,总结该类诈骗套路——被高仿的真实用户大部分在国外;以在国外手机受限或国际漫游被限制为由;以代付机票款或托运费为由。微博客服提醒用户,切勿轻易转账汇款,对出现在“未关注人的私信”列表里的信息更要警惕。
由360和全国200多个地区公安机关合作的网络诈骗信息举报平台“猎网”也发布预警,提醒广大网友警惕微博高仿号假冒好友借钱。
360安全专家刘洋告诉记者,类似骗局针对性较强,以身在国外的微博用户的好友为仿冒目标,通过其他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本人的难度加大,容易使人误信。骗子在电话中“远隔重洋”的情景设定,“延迟到账”的说辞也更容易让受害人相信。
此外,微博作为一个较为公开的社交平台,犯罪分子会专门研究目标受害者的社交习惯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高仿的微博账号也很难辨别,用户很容易上当。而在发送违法信息之前,平台方又很难对“高仿号”进行识别和处理。
刘洋提醒,无论是上网还是接到电话的时候,别人让你转账、付款,都应该通过另外一个渠道进行核实。一旦上当受骗,应当保存聊天记录等资料,尽快报警,同时到平台方投诉举报。
一位多年专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民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类似案件中,骗子也只是将微博当作物色受害者的场所,最终诈骗还是要靠通信工具发出指令。他提醒网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验证码等信息,不轻易给他人转账,更不能随意接受别人的指令。记者 刘言
(应受访对象要求,马薇、张惠、李磊为化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