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场上,像我们这样的本土中小房企,已经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了。”11日,济南某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张军(化名)向经济导报记者感慨道。尤其是今年以来,济南房地产市场很火,但本土房企反而更难了。
经济导报记者也注意到,在今年的“土拍”现场,已经很少看到济南本土中小房企的身影了。
“房地产市场本来就区域性很强,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济南本土房企都没有成长起来,现在手里还有项目的已经寥寥无几了。”张军说道。
随着地方中小房企的陆续退出,济南房地产市场成为全国性知名房企的角逐场。这对购房者来说,在能够选择更多较高品质住宅产品的同时,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买房成本。
“无米下炊”
11日,张军见到经济导报记者时,显得有点疲惫。最近他出差比较多,去了北京、青岛,还有寿光、金乡等地,而出差的目的却不是考察房地产项目。“房地产不能干了。现在在找其他行业的项目,包括投资、互联网、有机农业,主要考虑的就是这几个方面。”张军说。
今年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楼市一片火热,济南的房价涨幅也位居前列,众多房企赚得盆满钵溢,为什么到了张军的口中,房地产行业反而不能干了呢?
“济南房地产行业看着是不错,但你仔细捋一捋,现在还有几家本土地产企业?”张军反问道。
张军掰着手指头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在济南市场上,现在活得比较好的本土开发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有国资背景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在拿地方面也有一些特殊优势的企业,比如鲁能亘富、重汽地产、鲁商地产等。还有一类,是一些中小型民企。这些企业前些年拿了些地,成本比较低,赶上了今年的行情,赚得比较多。但这些企业未来也面临着最大的‘瓶颈’,就是没有储备项目。在现有项目开发完之后,面临无米下炊的境地。”
“你看土地市场就能看出来。今年以来的‘土拍’,拿地的有几个是本土开发商?几乎没有。待这些土地的产品投放市场之时,也就是本土中小开发商彻底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之时。”张军叹道。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济南市已推出119宗土地,其中成交了106宗。这106宗土地中,主城区有103宗,其中居住或商住混合用地共67宗。
在这67宗土地中,被全国性房企拿走的共48宗,拿地企业包括绿地、龙湖、中海、万科、荣盛、路劲、帝华等。
另外,全国性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合资公司拿到4宗。这4宗土地皆由本土企业负责拆迁熟化,由全国性企业负责开发。
鲁能亘富拿到1宗。鲁能亘富通常被认为是济南本土开发商,但实际上它的总部也已迁至北京。
除了上述53宗,山东本土企业拿到14宗——青岛海尔旗下的地产公司拿到6宗;国有资产平台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拿到3宗;兖矿旗下的中垠地产拿到1宗;山钢集团旗下济南莱建置业拿下1宗;全民所有制企业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工业小区开发建设总公司拿到1宗;全民所有制企业济南市市中区经济开发投资中心旗下公司拿到1宗。
济南本土中小开发商只拿到1宗———由济南明湖天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拍得,位置在经一路北侧、历山路西侧,是海晏门改造项目。
大势所趋
对于济南本土中小型房企退出市场的情况,合富辉煌(中国)山东公司副总经理许传明向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这是大势所趋。
“因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全国性的房企在资金、管理、运营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尤其是在土地市场上,土地拍卖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大,大型开发商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许传明认为。
除了行业面临的变动,张军认为,政策变动也是济南本土中小房企退出市场的原因。
“济南的土地政策以前叫做‘一、二级联动’。‘一级’市场,就是指土地熟化拆迁;‘二级’市场是指土地拍卖。‘一、二级联动’,就是指如果你能拿到土地熟化权,在后期土地拍卖时就可以附加条件,甚至以底价拿到土地。”张军介绍说,“在以前,大型开发商一般不愿意介入到拆迁领域,所以本土开发商就可以先拆迁,然后拿地。但‘一、二级联动’的政策在今年6月底终止,熟化企业在拿地时不再有优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