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沂水县沙沟镇麻庄社区卫生站站长任培亮,十六岁时,从一个稚气少年拿起听诊器、背起药箱,如今已经三十八年了。几十年来,他在乡村卫生这个岗位上,尽职尽责,诚心诚意为乡亲们服务着,为他们祛病去痛,带来健康与快乐。不管生活多么困苦,不管工作多么劳累。为了乡亲不流泪,无怨无悔。
任培亮的家在社区里的下麻庄村,从小他就把乡亲们的疾苦看在眼里,牢牢地烙在了他的心头。村子紧靠沂山,土地贫瘠,水源奇缺,人们生活相当贫困。家家户户住在低矮的草房里,连个象样的门也没有。交通闭塞,外出的路只是一条脚路,适宜人们步行,推个独轮车通行。没有大事,村里人连村子都不出去。
贫穷的日子,即使吃糠咽菜也能渡过。疾病的折磨,让人是无法忍受的。那时候,家家都孩子多。许多家庭一年缺半年的口粮。吃都吃不饱的日子,谈不上什么营养。一顿稀,一顿稠的,往肚子里塞上点东西就行。穿就更谈不上了,大人衣服上补丁摞补丁,小孩穿的破衣烂衫。寒冬腊月,别说穿袜子,棉鞋都没有,一个个孩子脚后跟上冻的口子,一到春天流脓淌血,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贫穷和落后的日子,医疗水平跟不上,让人们流下了太多痛苦泪水。家破人亡的悲惨,时时发生着,壮实得象头牛的汉子,一夜之间就撂下一家老小走了,谁家欢天喜地娶来的媳妇要生孩子了,一家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那个时候,真的是拿着大命换小命。常常是孩子生下了,大人却没了,童年的小伙伴,才几天不见,竞在家中病死了。有的人家生了十几个孩子,都没有成活几个。疾病和痛苦。常常笼罩在村子里。
任培亮十六岁那年,村里决定派他去学习赤脚医生。这个白白净净的小青年,见人带笑,文明礼貌,人见人喜欢。全村人没有不夸的,都说让他学医生,一定错不了。父母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回家当个好医生。母亲会点针灸,常常给人捏捏扎扎。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乐趣和自豪感早就潜移默化地根植在了他的心里,他带着全村人的信任离开了家。
当年学成归来的任培亮,立即走进了村里只有几平方米的窄小卫生室里。房子虽小,这可是全村老少爷们的希望,也是他人生的舞台。
刚刚走上医生岗位的任培亮,技术的确有限,药物也缺少。但他没有畏难发愁,总是竭尽全力地为乡亲们服务着。天天一个人守在卫生室里,随叫随到。纯朴善良的乡亲们,非常大度。刚开始扎针时,往往扎不准。两针扎不上血管,自己急得头上直冒汗,手都直哆嗦。而病人和家属总是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扎。扎多了就熟练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听到这里,只觉得心里热乎乎地,常常感动的眼睛都湿润了。任培亮是个有责任心又好学,肯钻研的青年。他为了乡亲们少吃苦、少受罪,不断潜心研究扎针技术,有时都一次次从梦中惊醒。功夫不负有心人,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达到了人们所说的“一针见血”。这是许多医务人员多少年都练不成的绝活。
乡村卫生事业,随着国家的农村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83年,村里不再为卫生室提供房屋。其实,当时那只有不到十平方米的房子,也根本达不到卫生及诊治需求。病人检查、打针都没个地方,器械消毒常常都在院子里。为了给乡亲们提供一个好的治疗环境,任培亮把家里的房子腾出二间,将卫生室移了过去。
任培亮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不放弃每一次学习机会。镇卫生院每次组织的乡医培训、县卫生局组织的复训,他都积极参加。常年订阅《中国乡村医生》、《家庭健康》、《社区医学》等报刊杂志。认真学习中医内科、儿科疾病、农村常见病的诊治。仅仅几年的时间,任培亮在乡村常见病的诊治上,医术在飞速提高,达到了医术高超的地步。
日复一日,任培亮用良好的医术和服务态度,始终如一地服务乡亲,体现了他的医品高尚。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不管时间多么紧张。他对病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从不嫌弃人,怠慢人,总是笑脸相迎,耐心听病情,细询问,详检查。刚干医生时,家里很穷,连个手电筒都没有。但他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不管路子多么远,从没影响出诊。那年去五里路远的朱家峪子村给朱生清治疗胆囊炎,真是连滚加爬去的。一个人提着个灯笼,风一刮就灭了。因为是山路,沟沟岔岔里的雪特别的深,有时一脚下去,雪到人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