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同学们为了小诗雨做手术,用赵诗雨的故事去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在学校排练。
5月22日上午10点过,赵渝生坐在公交车上,双手捧着保温盒。读高三的女儿12点下课,他要在11点半左右赶到学校,为女儿占食堂窗边的那个老座位。
坚持送饭
赵渝生总是随身带着电脑。车上,他接了一个电话,是客户要订票。他两只脚紧紧夹住保温盒,打开电脑,几下敲击,很快完成了订票。“没得办法,要帮客户抢票,电脑必须一直带在身上。”
11点过,赵渝生到达重庆七中。这条路,他每天往返两次,已经走了六年。
女儿赵诗雨8个月的时候检查出患先天脑瘫,1岁时发高烧送到儿童医院,医生诊断说要做手术,可危险系数很高,赵渝生拒绝了。但他没有放弃,四处收集脑瘫儿的治疗护理知识,女儿稍有好转就把她接回家坚持做康复训练。
他一直坚持帮女儿一步一步挪动着上楼梯,经过这种“魔鬼训练”,在女儿5岁时,奇迹终于出现——她能独立行走了。
每当女儿睡着时,赵渝生就会给女儿做四肢按摩,帮助血液循环,然后用木板、布条、米袋把女儿的手脚关节绑紧,帮助其正常生长发育。为了不让女儿发现,在她醒来前,老赵又将这一切恢复原位。这样一来,他每晚的睡觉时间都很少,有时甚至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赵诗雨上初中时,检查出双肾重度积水,经过手术右肾得到修护。医生告诫,赵诗雨的饮食要低盐、清淡、有营养,此后,女儿的每一顿饭都由妈妈亲手来做,然后由赵渝生送到学校。
整理资料
赵渝生径直走到食堂窗边的一个座位,将保温盒轻轻放在桌子上。“诗雨喜欢清静点的地方。”随后,他从电脑包里拿出两叠装订整齐的数学试卷。
高一新进校的时候,诗雨的数学考过18分,这让赵渝生很抓脑壳。他拿着女儿的试卷仔细研究,发现有些题,诗雨并不是不会,而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识错误,于是,赵渝生跟学校领导打包票,“你相信我,她绝对得行”。
回家以后,赵渝生开始抱着女儿的教材钻研起来。赵渝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当年,原本已经考上大学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与大学擦肩而过,在第二年进入了一所中专,“以前的那些基础东西,还在”。
他从网上下载各种资料,埋头在家里整理、学习。赵渝生从网上下各种学习视频,经常卡壳,他成了电脑城的常客。“有段时间,我一跑电脑城,那些年轻娃儿就招呼我,哟,老赵,啷个又来了?”
诗雨放学回家,赵渝生就和她一起看书,遇到不会的题目,父女俩就互相讨论。赵诗雨高一高二,赵渝生几乎没有看过什么电视,因为女儿已经养成习惯,“她要逼着我陪她一起看书”。
随着高考临近,赵渝生找来不同科目的各种试卷,根据考点分类,自己装订。每天送饭的时候,赵渝生都会带上两套,让诗雨吃过饭后练练手。现在,诗雨的成绩基本稳定在二本分数线上。
作文是骄傲
12点过,下课铃响,一群学生涌进食堂。赵渝生坐在座位上,静静地望向门口。
扎着马尾的赵诗雨出现在食堂门口,赵渝生站起身,没有说话,脸上浮现出笑容。他拿出保温盒,将饭菜分放在桌子上。
炒土豆丝、豆腐干炒肉,还有小白菜汤,赵诗雨说,妈妈已经摸清了她的喜好,不用点菜,做的都是她喜欢吃的。
一见到爸爸,赵诗雨开始抱怨,“哎呀,你不晓得,刚刚考历史,全部都是些大题,写得我手都痛了。”赵诗雨甩了甩手,“现在有些题目真是麻烦,很多都不是书上的,哪里去找答案嘛。”
赵渝生没有搭话。
数学、历史和地理是赵诗雨的弱项,不过,从小学开始,赵诗雨就在全国创新作文大赛、重庆市学生征文大赛中获过奖。她的作文成绩经常被老赵挂在嘴边,成为他的骄傲。
“我准备大学就不在重庆读了,换个地方。”
“随便你。”
赵渝生说,即使舍不得,最后还是会面临这一幕,不如早点放手。不过,前几天,一个北京的朋友邀他过去做管理工作,赵渝生半开玩笑说,如果女儿考到北京,那他就跟着到那里去打工。
帮女儿减压
1点过,赵诗雨吃完饭,和爸爸一起走到后门,挥手告别。
赵渝生回到土湾家里,已经是下午两点过了。妻子和岳母都不在家,赵渝生把剩饭剩菜端出来热了热,开始自己的午饭。“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午饭一般都是两点多吃,晚饭11点多吃。”
桌子上摆着的一台打印机,是赵渝生为了给女儿打印试卷,特地买来的。赵渝生指了指旁边的一台学习机,“如果让她用电脑,她控制不住自己,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我干脆给她买个学习机,查资料就用这个。”
治疗一个先天脑瘫、双肾积水的孩子,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方便照顾女儿,赵诗雨的妈妈很早就辞去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赵渝生也从国企出来,并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现在靠卖机票为生。
吃完饭,赵渝生收拾好碗筷,将诗雨的晚饭装到保温盒里,又出门了。
“我出门办事,把保温盒一直提着,到5点多的时候,就能直接赶到学校去,不耽误诗雨吃饭。”
赵渝生说,给女儿送饭,一方面确实是因为饮食上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利用这些时间,与女儿多交流,帮她减减压,“我希望,她能毫无压力地走上高考考场。”
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匡怡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