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栏目报道 压下临近年底,新一轮的“应聘季”开始了,2013年高校毕业生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7万人,比去年多出约27万人,被媒体戏称为“更难”就业季。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毕业生们该如何应对?
招聘方频设门槛
山东工商学院应届大学生鲁童琳最近几次的面试让她倍感失落。
山东工商学院应届大学生鲁童琳:“先去了第一家,还没进门呢,那个人就直接跟我说,女生你就不用过来浪费时间了,后来第二家吧也是,虽然参与了面试,他就一直问我,出差什么的放不方便。”
就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李笑萌,两年前,她从一所普通大学本科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两年后,当她再次面对就业这一关,却发现很多事情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中国人民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李笑萌:“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想的就是我一定要考研,在自己的学历上补一笔。”
家乡在河北的李笑萌希望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安家落户,因此专业对口又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结果。像李笑萌一样带着高求职期待,进入招聘市场的应届生不在少数,然而目前就业市场的高度竞争,已经让招聘方可以随意的设置种种门槛,性比限制、名校限制,比如只招收211和985院校的毕业生; “年龄不能超过35周岁”、“只限本地户口”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而招聘网站前程无忧,不久前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人数将减少7.3%。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近期不断有国外高校同行前来询问就业服务事宜,反映出不少海外留学生准备明年回国就业,这可能为国内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竞争。”
“挤破头”落户一线
今年“国考”持续升温,报考人数超过了112万,加上海外求学者归国,毕业人数刷新历史,2014年届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似乎变得更加迷茫。面对冰冷的数字,是“挤破头”落户一线城市,还是到二三线城市寻找合适机遇,成为站在十字路口的高校毕业生的第一个难题。
2012年,家在山东济宁的贾宝印,在同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他本打算毕业后留在上海,去年毕业找工作时,长春市委组织部提出给予博士选调生主任科员待遇,一次性3万元的安家费,以及提供3年的免费住房优厚待遇。是留在大城市上海,还是选择待遇相对稳定的基层,贾宝印感到左右为难。
除了薪资待遇,贾宝印其实更看重这份工作的专业对口性。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市正处在改革发展创新阶段,投入大量城市建设,这正是他所学专业的用武之地。
对比一线城市里为买房买车发愁的同学,贾宝印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足。今年,他们这批选调生,被列入后备干部库。贾宝印认为,很多二三线城市,其实更需要高素质人才,对于毕业生来说,不一味追求大都市的工作机会,才是双赢的结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