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茹)9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打造地质技术赋能土地生态保护新模式、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煤田地质系统充分发挥地质技术服务优势,创新打造土地综合治理“地质+”新模式,统筹推进废弃矿山、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盐碱地、湿地等重点领域“把脉—治理—保护”全链条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我省建设6200平方米高标准地质实验中心,检测范围涵盖土壤、水、污染物、微生物等指标2000余项,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固体废物、海洋沉积物以及非生态环境领域农田土壤的检测能力全覆盖。完成省内24个煤田及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贵州等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质调查研究任务和50余万件样品检测,为煤炭资源勘查和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提供大量可靠的基础数据。
土壤调查是保护土地的前提和基础。截至目前,省煤田地质局在全省12市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30余个,承担野外采样调查、分析测试、成果集成等重要任务,两家实验室入选全国“三普”检测实验室名录。其中,东营三普试点项目完成1200多件土壤样品测试化验工作,潍坊首个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样品库作为土壤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土壤保护科普基地,对促进土地质量改良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探索打造了“探、防、治”一体技术体系护航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新模式。依托黄河下游地质服务国家级专家团队,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查明沭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受损情况,涵盖该流域生态廊道内12处历史遗留废弃采坑,总面积112.92公顷。在全省20余处山体、采空区治理工程开展监理工作,2022年以来,参与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180余个。成立采煤塌陷地和采空区治理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采煤塌陷地项目数据库,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3万余亩。聚集盐碱地与湿地生态治理,我省开展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评价,在6市19县开展土地利用安全样品采样、化验分析工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综合利用等提供技术服务。在青岛、临沂等地开展湿地调查监测普查项目,为提升湿地固碳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以小型湖泊、水库、坑塘等“小微湿地”为重点开展实地调查,有效改善沂蒙山区域210处小微湿地生态环境,指导修复湿地面积130余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