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晓文 通讯员 王一婷)建设浮山湾国际人才港“聚才”,深化校企地合作“用才”,设立国内首家人才旅社“揽才”……今年,青岛市南区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通过搭建全要素平台、加速产学研用融合、营造全链条生态,打响“智汇市南”品牌,构筑人才聚集与成长的新高地。
>>>开放格局
浮山湾国际人才港“八方聚才”
一座浮山湾国际人才港,让市南“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底气更足。
6月21日,青岛浮山湾国际人才港继5月份开门纳客、启用浮山湾海外人才枢纽站(韩国)后,再续华章——浮山湾海外人才枢纽站(美国)设立,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大芝加哥地区的安恩斯教育集团总部,将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搭起“鹊桥”。
“浮山湾国际人才港站位全球化视野、市场化思维,是‘楼宇+延展服务’模式赋能国际人才的全新尝试。”如市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洪琳所言,建设浮山湾国际人才港,是市南把握国际化大都市样板区的大势之趋。其以人才招引平台为支撑,企汇、创新创业、孵化三中心为主导,青岛海创园为引擎,加速企业孵化、遴选合作技术、引进培训人才,将成为市南乃至青岛的人才集聚高地、海归创业首选。
>>>链接产业
校企地携手打造“用武之地”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期。
“来松立集团见习后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与在学校时的基础模拟有一定联系。”在市南见习的大学毕业生孔淑蕾说。
近年来,市南深化校企地就业创业合作共同体,实现学生所学专业技能与地方所需人才、企业所需岗位精准对接、长期合作。先后认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信集团、市政集团等“星级”企事业单位为青年见习基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强磁场”。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将数字化改革融入双创工作全链条,开展高校毕业生“云上对接”“云上洽谈”“云上签约”。
截至目前,市南设有141家见习基地,涉及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海洋科技、数字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每年可提供见习岗位4300余个,见习留用率达85%以上。
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孙智表示,市南将实施“两年两百家见习基地”培育计划,面向全国高校开展“职在市南 共赢未来”系列活动,创新“线上开直播+线下进校园”打法,让毕业生人尽其才、各展其能。
>>>优化生态
依托人才旅社“筑巢引凤”
在市南,“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许许多多追梦人、追光者的共同感受。
6月16日晚,坐落于中山路214号的“才来市南”人才旅社亮相。饱含深意的名字里,满怀市南“群英荟萃、揽才育智”的热忱与诚意。
作为国内首家投入使用的人才旅社,将成为年轻人来青的第一站——凡是35周岁以下专科及以上首次来青就业人才,可通过“市南人才网”微信小程序,预约6天免费加1天低价的住宿床位,还可按不高于市场价60%,最长3个月的就业过渡床位。
通过建立人才和企业信息库,人才旅社可为青年人才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培训等精准服务,还可帮办代办,对接政策推介、企业用工、创业资本等,“足不出社”享受专属服务,促进人才在全区合理流动、高效集聚。该旅社运营负责人韩阳介绍,这里还融入技能换宿、交友阅读、围炉夜话、外语角、定制化旅游路线等时尚业态,让青年快速融入、留在青岛。
此外,市南推出系列优惠补贴、就业指导、帮扶服务等“一揽子”政策。譬如,落实高校毕业生住房、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等,推行毕业生业务“网上办”“码上办”“不见面”办理,以“真金白银”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如今,市南大地风正劲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在区域发展大局的能见度、科技创新版图中的显示度日益提升,成为各领域人才近悦远来、施展抱负的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