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赵考壮
“我承包了合作社2个黄瓜大棚,一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多亏了村里带领大家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才有这么好的收入。”12月13日,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村民范淑臣告诉记者。
如今的甄庄村,先后成立了4个农业合作社,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而在几年前,甄庄村还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村。多少年来,村里的土地都是“麦茬棒、棒茬麦”。大伙儿一季接一季地忙活,可是这钱袋子光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咋也鼓不起来。
“能不能给老少爷们找个投资小、见效快,又没有太大风险的致富门路?”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带领村“两委”外出考察调研,决定引导村民种蘑菇。然而,任张庆涛磨破了嘴皮子,村民们对种蘑菇这事儿还是拿不准,也没几人买账。
村民们有顾虑,张庆涛不强求,自己先建起了10个大棚。随后乡亲们纷纷跟进,三三五五地跟着建棚种蘑菇。大伙儿有了种蘑菇的热情,张庆涛又请来技术员,让村民们学技术长本事,还自掏腰包购买设备,让大伙儿把菌棒一个个顺利搬进大棚。
种蘑菇成本不算太大,对技术要求也不高,但见效快。没多久,小蘑菇一个个拱了出来,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随着蘑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甄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专业村。2014年,张庆涛带领大伙成立了农业合作社,2016年将几个合作社合并成立了郓城县绿禾农业有限公司,总资产达1.2亿元,专业从事农作物种植和深加工、病虫害防治、高效农业科学开发、食用菌培育技术研发、现代化科学育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
公司对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全部实行集团化管理、订单式销售。截至目前,甄庄村发展陆地蔬菜种植面积400多亩,蘑菇大棚80座,高标准育苗大棚28座,高标准现代化育苗连栋温室1.2万平方米,蔬菜冬暖式大棚260座,瓜果、蔬菜大棚24座,蔬菜经济成为村民增收的“利器”,村民人均种菜增收4000元。
然而,农产品价格易受市场行情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抗风险能力差,如何确保村民生产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绿禾公司投资1.1亿元,于今年6月建成了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智能化中央厨房,拥有10条熟食流水生产线、18辆物流配送车、138辆早餐车。中央厨房把村民生产的绿色蔬菜,加工成各种配菜、套餐、营养餐,送到学校、医院、大型商场、机关、酒店及百姓餐桌。中央厨房每天可为10万人配送营养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总收益达600万元,为甄庄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为了不让一户贫困户落下,绿禾公司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公司务工,每月有2500元左右的工资。
值得一提的是,绿禾把对公司未来发展影响大、业务能力强的12名核心骨干纳入持股范围。“让员工变股东,告别只拿工资的时代,使员工的生活更有保障,工作更有干劲。”张庆涛说。
“没有股权时,我们就是企业的农民工,如今拥有股权后,就变成了股东,还可以获得股权分红。如今我们不仅关心自身的利益,也关注公司的利益,因为我们个人利益是和企业的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员工武法令说。
从建大棚到建中央厨房,从种蘑菇种蔬菜到配送营养餐,甄庄村通过不断拉长产业链,带领村民们共同舞出了好日子。2019年,甄庄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现在年收入超50万元。近几年来,该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爱心事业的投入超100万元,村民的水费、卫生费、电费全由村集体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