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杜海 济南报道
东营市政府新近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自2020年2月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2月6日。意见显示,按照“改制培育一批、辅导申报一批、上市挂牌一批”的工作思路,力争到2022年,全市储备上市挂牌后备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以上。意见提出,企业在沪、深证交所上市的,市财政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700万元,奖励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300万元。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从过去十年各省市A股IPO总家数排名来看,山东位列第六位,新增首发上市企业118家,占据全国5.6%的份额。与广东的404家、浙江的308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刺激上市的举措,山东亟待再加力。
政府推动“效果会好很多”
“东营市这次出台的政策中,‘奖励证券公司保代300万元’备受关注,这实际上是为了克服‘服务机构分布差距’的情况。重奖中介机构的领头人,以此调动他们来当地服务的积极性。”一家中型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上市这项工作如果有政府大力推动,效果会好很多,比如由政府出面说服动员、协助解决上市过程中跟政府部门相关的问题、出台奖励政策等。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根据东营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志远担任组长,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担任副组长。而山东的财经圈对冯艺东颇为熟悉:其自2002年便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国结算”)任职,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时任中国结算北京数据技术分公司数据服务部总监的冯艺东到聊城挂职副市长,分管企业上市工作,借助自己多年在中国结算的工作经历,迅速打开工作突破口,于2013年底推动推出了《聊城市促进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的若干优惠政策》。
冯艺东2017年1月到东营工作后,在当地推动出台多项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如今,东营又祭出刺激企业上市的“大红包”,大力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力争两年内储备上市挂牌后备企业100家。
扶持政策日益人性化
除了东营市,近年不少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出台政策,鼓励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上市。此前,济南、成都、郑州、东莞等地均发布过对中介机构等的奖励条款。
比如,2018年6月,济南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行动计划》规定,每成功上市1家公司,奖励服务其上市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各10万元;每成功在新三板挂牌1家公司,奖励服务其挂牌的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各5万元。
2018年9月,东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的扶持办法》(简称“莞十条”)。 “莞十条”指出, 企业在沪、深证交所上市的,市财政每个企业安排资金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700万元,奖励证券公司保代300万元;2019年12月,湖南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指出,省财政对已在湖南证监局辅导验收的企业,给予200万元补助资金,对科创板上市企业再奖励100万元。对收购省外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控制权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该省的企业,省财政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资金。
严鹏表示,扶持政策日益人性化,日益符合企业需求。企业一旦上市成功,融资额往往不下亿元,企业真正感受压力的是上市之前的成本,包括税收规范、中介机构等费用,因此地方政府在政策中也分阶段发放奖励,大致按照与中介机构签署协议、辅导备案、股份制改造、申报材料受理、上市等几个时间节点。
过去十年鲁企
IPO数量列第六
上一个十年(2010-2019年),A股新增首发上市2095家,首发总共募集资金18722亿元,无论从家数还是从募集资金来看,都非常庞大,但地域分布极不平衡。
从新上市企业家数上看,排名前五的省市占据65.9%的份额,最多的是广东省,过去十年一共上了404家,占据19.3%的份额;最少的是青海省,只上了2家,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202倍。
从过去十年各省市A股IPO总家数排名来看,山东位列第六,新增首发上市企业118家,占据5.6%的份额。但与广东的404家、浙江的308家以及江苏的304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从募集资金上看,前五名省市更是占据68.1%的份额,最多的是北京市,过去十年一共首发上市募集资金3483亿元,占据18.6%的份额;最后一名的青海仅募集资金15亿元,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238倍。而山东在过去十年首发上市企业总募资额为984亿元,依然排名第六,占据5.3%的份额。
募集资金都是真金白银,还无需偿还,无疑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较大推动作用。
不同行业的企业,上市难度截然不同。比如,制造业企业上市相对容易,餐饮、农业等相对很困难。对于制造业大省山东而言,未来的企业上市潜力依然很大,当然,亟待政策的“再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