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内外涌动着济南湘西结对帮扶的热情、温暖,凝聚着第一书记真抓实干的努力、担当,阐述着莱芜区、钢城区迅速融入济南大家庭的温馨,洋溢着民俗文化的红火、喜庆。
1月20日,2019济南迎春民俗文化节暨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湘西及莱芜农特产品展销会圆满落幕。
1月16日至20日,2019济南迎春民俗文化节暨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湘西及莱芜农特产品展销会在泉城广场举办,一场场围绕着“民俗文化展示”“第一书记成果展示”“湘西、莱芜特色产品展示”等主题精心打造的活动,吸引了从知名企业家到各行业精英、从济南市民到外地游客的热情参与。展厅内外涌动着济南湘西结对帮扶的热情、温暖,凝聚着第一书记真抓实干的努力、担当,阐述着莱芜区、钢城区迅速融入济南大家庭的温馨,洋溢着民俗文化的红火、喜庆。为期5天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本次迎春民俗文化节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食药监局、市旅发委、济南报业集团主办,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舜网、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承办,湘西舜源文化传播公司、济南报业发行服务有限公司、济南连锁业跨界商盟协办。展会分为民俗文化展、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湘西及莱芜农特产品展等内容,布置近千种正宗地道的农牧特产、精品年货、非遗产品等,为市民带来一场迎春大戏。平阴的玫瑰花茶、绿豆粉皮、地瓜,长清的黄河鲤鱼、山药、菌类,商河的老豆腐、火烧、大鹅、薄荷糖,济阳的西红柿、白莲藕、网纹瓜、烧鸡、驴肉,章丘的乳鸽、绿壳鸡蛋、传统烤肉,历城的草莓、核桃,天桥的肥牛、羊肉片,莱芜的小米、蜂蜜制品、香肠、生姜、黑猪肉……迎春民俗文化节上的参展产品都是优中选优,在当地有一定的口碑,是城市居民难得一见的绿色产品,在丰富市民餐桌的同时,让市民过一个健康好年。
“老手艺”受青睐背后体现工匠精神
在此次民俗文化节中,鼓子秧歌、舞狮表演、章丘铁锅、德兰柳编、烙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亮相泉城广场,让人重拾对传统民俗和文化的关注。
鼓舞《威风大鼓敲起来》《齐风鲁鼓》《盛世鼓舞》,鼓子秧歌《六合鼓舞》《欢乐鼓乡》,腰鼓《越来越好》《美丽中国唱起来》,舞蹈《采茶情歌》《厉害了,我的国》,唢呐独奏《闹新春》以及来自莱芜区的《长勺鼓乐》在泉城广场轮番上演。
“妈妈快看,葫芦上还能作画啊,上面画的人物好逼真呀”“师傅,您这画是用什么做的啊,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柳编不错,我逛了好多展会都没碰到呢”……
“首先要先选好葫芦,再根据外形在上面预先进行勾画,最后用电烙铁烙印出图案来。”在一处摆满大大小小近百个葫芦的展位前,来自章丘区普集街道柳河村的刘建军,正在向市民介绍烙画葫芦的制作过程,他的身边围满了市民,仔细聆听着这位传统手艺人的介绍。
“这个大葫芦上烙画的钟馗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这么逼真啊?”
“在葫芦上烙画要有良好的美术功底,画人物要有素描和工笔画的基础,画山水花鸟虫雨还要有国画的基础,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完全按照技法来烙画,才能做出一件完美的作品。”刘建军耐心地向周围的市民介绍。
“烙画非常考验功夫,尤其是在烙画的时候,手法要纯熟才能烙画出好的作品,为此,我练习了上万个葫芦才有今天的技术。但尽管如此,像这样一个比较成熟的作品,也需要花费两三天时间才行。”刘建军指着一个葫芦说道。记者看到,这个烙画葫芦上面烙画了山水、渔船等,上面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线条优美,非常精致。
据介绍,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最初采取的“火烩工艺”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中国传统的烫画技法相结合,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随着艺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烙铁的娴熟运用,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和国画渲染的效果,表现力非常丰富。
章丘区白云湖街道石北村展位的大铁锅吸引了市民的注意。该展位负责人刘永峰介绍,这些锅就是这几年远近闻名的“章丘铁锅”。“章丘铁锅最大的好处就是耐用,而且炒菜不粘锅,不像国外的锅上面抹了一层保护层,还特别怕剐蹭,我们的锅是老师傅用锤子一锤一锤砸出来的,你看看上面的鱼鳞纹。”刘永峰指着他的锅说道,“好的章丘铁锅不仅里面能看到鱼鳞纹,就连锅背面也有,这一道道的鱼鳞纹,就是咱铁匠实实在在手艺的见证。”
刘永峰介绍,他们村子里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会打铁,现在从事这门手艺的都是老人了。“整个铁锅就是用一块铁皮一气呵成,一个人一天顶多能完成一口铁锅。”刘永峰说,制作章丘铁锅需要经过7次热锻和5次冷锻以及3万多次锤打才能成形,然而,如今市面上有些家庭小作坊会偷工减料,而且不能保证都会锤打3万次,所以生产出来的铁锅质量良莠不齐。由于诸多乱象存在,让章丘铁锅一度出现了滞销现象。在民俗文化节现场,刘永峰表示:“我想着借助这次新春民俗文化节的机会,向市民宣传好真正的章丘铁锅,可不能让这样的传统手艺‘断了根’。”
消费有价爱心无价 湘西客人感受济南温情
苗银、蜡染、湘西黄牛肉、保靖黄金茶、酒鬼酒、湘西椪柑、糍粑、猕猴桃干、腊肠腊肉……迎春民俗文化节期间,这些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湘西特产齐聚泉城广场,本次迎春民俗文化节湘西展区共设14个展位,湘西特产“圈粉”济南人,不少市民多次回购,更让湘西客人感受到济南人的热情。
“这次济南之行收获满满,很多市民一听说我们是从湘西远道而来,纷纷购买我们的产品,说是要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感谢济南人民。”1月20日,在湘西特产展位前,湖南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医云对记者说道,“当然,我们也把最优质的产品带了过来,让济南的朋友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我在湘西展位那儿买了腊肉、酒鬼酒、椪柑等湘西特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在日常消费时购买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用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给贫困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是我们每一位市民都能做到的。”市民张宇先对记者说道。
1月18日,记者接到一个特殊来电:湘西州凤凰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封军对热情的济南人民表示感谢。迎春民俗文化节开幕以来,凤凰县的7家企业组团参展,带来了蜡染、银饰、猕猴桃干、黄牛肉等特色产品,受到市民追捧。“原来由于信息不畅,湘西的好产品出不去,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济南湘西两地交流互动频繁,直接带动了湘西当地的经济发展。凤凰县名优特色产品送到了济南并被济南人民认可,济南人民的热情和爱心深深鼓舞着我们。”王封军在电话中表示。
在迎春民俗文化节现场,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一家成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湘西州正处在历史性变革时期,产业联盟将团结协作、竭诚尽力,发挥企业优势助力两地发展。”本次文化节除了泉城广场主会场,还设置了市中区振大郎茂山社区商业中心分会场,为市民提供方便。本次展销会结束后,位于分会场二楼东侧的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湘西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湘漫泉城店将长期展销湘西特色产品,喜爱湘西产品的市民可前往选购。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本次迎春民俗文化节把湘西的特色产品带到了济南,让济南人民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助力了湘西州脱贫攻坚工作,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地扶贫协作事业发展。
济南市与湘西州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子以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市区域办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牵头,64家驻济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这是山东第一个、全国也为数不多的扶贫协作产业联盟,开创了扶贫协作的新模式。记者了解到,未来联盟将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两地经贸、文化等交流互动。
第一书记推销 为贫困村架起暖心桥
在民俗文化节的展位前,有一群特殊的“推销员”,他们就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他们用真情、真心和实际行动服务在农村、服务于农民,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在长清区归德街道南赵村展位前,第一书记唐利对记者说:“过去缺乏途径,南赵村的优质杂粮和小米只能当作普通农作物被商贩低价收走。借助迎春民俗文化节的平台,我们与苏宁易购签订协议,第一批就预定了10吨黑玉米。我们将不负社会期望,带领南赵村村民向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断前行。”
为拓宽第一书记驻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市委组织部与市商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联系阿里、京东、苏宁、每日优鲜等大型电商平台和我市农产品电商企业,以及大型商超共30余家与第一书记进行对接,开展了合作洽谈。截至目前,多家线上线下企业与第一书记驻村达成产品采购合作意向。
“我要重点感谢我们的第一书记,是第一书记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商河玉皇庙镇二妮豆腐皮展位前摆满了各种豆制品,展位负责人许克敏一再强调,是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第一书记的带动,让他们和过去的苦日子彻底告别。“此次迎春民俗文化节作为农产品交流合作平台,帮助广大贫困村推介特色农产品,借助展会平台,全面展示了各村特色农产品,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为我们拓宽了产品销路、提高了品牌知名度,让我们在抓党建促脱贫的路上越干越有劲儿!”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东辛村第一书记李建国说。
民俗文化节期间,济阳区、历城区、平阴县、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等还组织了第一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展会现场观摩,与参展代表交流探讨,借鉴优秀的扶贫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和扶贫门路,助推辖区脱贫攻坚工作再上台阶。
除了品种繁多的贫困村优质农副产品,现场还专门设置了第一书记风采图片展,以图文展板形式展示第一书记担当实干的风采。目前,我市选派916名党员干部在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广大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使帮扶村的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优质的农副产品是各贫困村村民努力的成果,更是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一线、致力于脱贫攻坚的成绩单。
迎春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线上线下企业代表与第一书记正式签订供销协议。电商企业代表济南苏宁小店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相正与南部山区仲宫街道双井村第一书记徐雷,济南华联超市有限公司采购总监袁传新与平阴县直东峪村第一书记杨毅进行意向签约……这些项目的签约,将直接带动贫困村困难群体增收,迎春民俗文化节带来的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
400多册图书、100余件棉衣……1月19日下午,迎春民俗文化节现场爱心捐助仪式启动,全市的公益组织、个人纷纷上台捐赠物资,为全市脱贫攻坚事业助力。此次迎春民俗文化节期间,现场专门设置了爱心捐赠接收点,开展扶贫捐赠活动,捐赠的物资由贫困村第一书记领取并分发到贫困户手中。从1月16日迎春民俗文化节启动当日起,爱心捐赠活动得到济南市民的广泛参与,很多市民专程送来闲置的衣物、棉被、生活用品等,向农村困难家庭奉献爱心。联通退休干部肖东,除了捐赠衣物,还特意跑到泉城路新华书店选购了儿童读物送到捐赠处。同时,很多爱心公益组织也自发参与到爱心捐赠行列中。济南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济南兄弟驿站公益联盟及山东肆零军团热情参与,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
市民和社会公益组织迅速行动,为全市贫困家庭助力,奉献一份爱心,传递寒冬里的温暖。在捐赠现场,市民记者李克利深情地说:“颗颗爱心凝聚成江海,点点心意汇聚成泉城最美丽的天空,我为生活在这座有爱的城市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本报记者 张敏 钱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