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绿动力计划”项目3845个,年可节约标煤10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41万吨。近年来,针对我省能源结构过于“偏煤”的问题,省能源局深入实施“绿动力计划”,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深度开发利用新能源,对破解能源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我省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煤炭消耗占比偏重,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其中,燃煤锅炉(非电站)消耗全省煤炭总量20%左右,约7600万吨。山东省结合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企业聚集区域和居民集中居住区域,依托高效环保燃烧技术,大力推动燃煤锅炉改造。通过上大压小、集中建设大吨位高效环保锅炉,淘汰能效低、排放高、分布散小锅炉,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家家点火、处处冒烟”问题。截至目前,共建成高效环保锅炉222台、1.08万蒸吨,年可节约标煤3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79万吨。
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全省65%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可开发利用总量年折合标准煤1000万吨以上。结合煤改电、煤改气工程,聚焦企业生产和清洁取暖,依托太阳能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利用。将太阳能与空气能、地热能、天然气、电能等相结合,多能互补,优势互补,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截至目前,共建设重点项目3016个,日产热水14.6万吨,年可节约标煤1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7万吨。
“在煤改气基础上,我们建设了220吨太阳能集热系统,用于脱脂洗皮工序,每天可节省燃气消耗2000方,年可节省用能成本200余万元,实现了降本增效。“山东恒泰皮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阳信县深挖本地生物质资源,分片推进,中部依托梨园和养牛场,东部利用古典家具产业废弃木质资源,西部片区发展热电联产。目前,当地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每年应用成型燃料50万吨,年可替代煤炭48万吨。
阳县的探索实践与我省生物质资源丰富息息相关,各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依托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推广生物质+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锅炉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推动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减少了农村秸秆露天焚烧,消纳了生活垃圾,美化了乡村环境。并且,通过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制备、专用炉具生产等,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居民也把“一把火”变成了“一沓钱”,增加了收入。据统计,全省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林业废弃物等资源保有量每年折合4500万标准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