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即将实施。
静待这一天的来临,山东大明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经酝酿和筹备了一年多。作为胜利油田大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大明环保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在国际油价起伏波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涉油企业胜利油田大明集团有限公司因看好土壤修复行业商机,决定转型。
“从招投标情况来看,今年仅山东土壤修复项目的市场体量就超过了5亿元,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远期市场前景可期。”该公司副总刘通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当下,环保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土壤修复更被认为是该产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首部防治土壤污染的专门法律,其实施被认为有望加速土壤修复订单的释放,更是吸引了诸多富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提前布局。
谁污染谁负责
“一周前,我们刚结束了在德国的第二轮培训。”刘通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土壤污染修复是个高技术门槛的行业,从涉油企业转型到全新的行业,对山东大明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而言并不专业。作为行业的新人,该公司专门与德国一家顶尖环保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引进了其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
据刘通透露,公司将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业务,这个时间点也正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在他看来,随着新法的实施,加上环保各级督察的推进,各种污染事件集中暴露出来,修复商机也会随之浮现。
更重要的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对“谁污染谁负责”的修复责任明确也让业界倍感振奋。
该法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相比行政处罚,该法更注重风险管控和修复,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使得土壤污染防治能落实到真金白银。
“此前,土壤污染责任界定不明晰,常常为后来土壤污染修复的责任认定带来困难。”经手过多起修复案例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办事处总经理王汀洲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在王汀洲看来,新法理顺了各种问题后,必将为修复市场的商机引爆带来一定的刺激作用。
机构预测,该法在责任和资金来源上双管齐下,不仅可以缓解土壤修复行业的商业模式困境,助力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也有望使得土壤修复订单加速释放,预计2018-2020年土壤修复市场累计规模将超干亿。
“退城进园”带来商机
事实上,从目前山东多个大型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中标情况来看,多被“大牌”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比如,蓬莱市化工厂片区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即为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杰瑞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中标施工。不过,这并不影响鲁企分羹土壤修复行业的积极性。
“这个市场是个慢热的过程,需要2-3年的培育期。我们并不急着做大做强,而是要着眼于眼前,把眼前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刘通说。
业内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污染预防只要花一块钱,那么风险管控可能要花十块钱,末端去治理则要花一百块钱。尤其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后,企业的风险管控增强,土壤修复不再只盯着末端治理,企业的风险管控市场也将成为土壤修复行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刘通表示,大明环保将从基本的环节入手,凭借德国先进的修复技术逐步深入土壤修复环节。
涉足土壤修复行业的另外一家鲁企山东利源康赛环境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也一直看好土壤修复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大锋就对经济导报表示,在工业大省山东,“退城进园”兴起,密集的工业企业搬迁制造了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商机。
据统计,山东省拟规划保留化工园区155个,整顿撤销44个。其中,淄博明确提出保留“一区四园”和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共5个产业园区,全市新建化工项目要进入“一区四园”。到2020年,该市化工产业集中度将达到80%以上。
企业有序出城,产业有序转移,后期带来的土壤修复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仅淄博市,需要搬迁的企业大概就有500家。”周大锋说。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报告显示,根据国家“到2020年现有位于城镇内人口密集区域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的指标,可以推测我国有待修复的工业场地存量200万亩,根据招投标现状来看,每块地修复成本从百万至千万甚至上亿不等,保守估计以每亩地20-50万元价格来估算,则场地修复市场空间将达到1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