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大力开展7件文化惠民民生实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接待观众300万人次、优化提升农村文化大 院700家、改造提升农家书屋1442家、重点扶持非遗传承人60位、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万余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867场、培训广场舞指导员2000名,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建设幸福德州的工作大局,大力开展7件文化惠民民生实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接待观众300万人次、优化提升农村文化大院700家、改造提升农家书屋1442家、重点扶持非遗传承人60位、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万余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867场、培训广场舞指导员2000名,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和全市六项重点工作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我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均排名第二,有了大幅度提升。
“今年,我们坚持城市农村统筹,硬件软件同抓,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杰告诉记者。
公共文化设施——
让文化惠民“看得见”
“以前俺们庄户人的生活太单调了,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现在,村里有了文化大院,乡亲们吃完饭也有地方娱乐了,大伙儿凑在一起乐和乐和。 ”12月27日晚,武城县李家户镇位庄村文化大院里欢歌笑语,正在下棋的村民王秀英乐呵呵地说。
今年,我市建成县级两馆各10个,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4个、图书馆5个;全市133个省级以上标准的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站14个、二级站20个、三级站27个,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20个、优化提升农村文化大院700家;建成文体小广场2432个,为2000个广场舞蹈队配备了音响设备,成功举办了首届县乡村广场舞调演比赛,掀起了广场舞活动的热潮;改造提升农家书屋1422家,每家按2000元标准补充更新了书目,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体系健全完善。
同时,以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和大剧院为代表的市级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市博物馆规划建设了第四展厅,集中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和美好愿景;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建设了尼山书院,开展国学讲堂10余期;市美术馆举办了8期画展。另外,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我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新增服务品牌101个、服务窗口82个;不断加大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组建了包括戏曲、舞蹈、书画等600余人的专业文化志愿者队伍;全市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上升至5个。
德州大剧院——
文化惠民新平台,把世界高雅艺术搬到家门口
“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这么高端的演出了。 ” 12月18日,市民崔晓睿手持一份德州大剧院的演出节目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德州大剧院经过一年的托管经营,运行管理规范,演出丰富多彩,迎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期,成为展示我市文化形象的新名片。
德州大剧院监管办公室负责人杜军介绍说,这些演出在制作水平和团队实力方面都堪称顶级,比如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团之一,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在德州前所未有。
大剧院作为我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今年共演出剧目54场,接待国外优秀演出团体22支,港澳台地区演出团体2支,中央直属院团3支,上海京剧院等国内知名院团7支,累计吸引观众4万人次,实现了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国际国内一流文艺演出的工作目标,为全市人民搭建了近距离欣赏高雅艺术的平台。
一年来,大剧院以文化惠民为着力点,充分利用中演院线的演出资源优势,从临时性演出固定为每年至少举办50场高水平演出,包括市文广新局组织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演出,全年演出近百场,演出资源丰富多彩,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上演了京剧、话剧、相声、儿童剧、影像舞台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满足了我市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广大观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