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国鹏 报道
本报讯 山东省作家协会10月20日至26日组织20位签约作家赴宁夏、青海交流采风,与宁夏、青海两省区作家进行了文学交流,到山东对口援建的青海省海北州进行了采访采风,引导签约作家深入生活、开阔视野。省作协还把海北州作为山东作家创作基地,将组织作家进一步深入采访,创作一批反映山东支援青海建设的作品。
交流采风让作家们对深入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自济南的作家常芳说:“通过与宁夏和青海两地多民族作家评论家的交流,切实认识到一个作家只有沉下心来,深入鲜活的生活,井往深处打,树根往下扎,潜心创作,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大作品。”来自青岛的作家铁流说:“这是一次真正‘接地气’的采风。一个作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凭空闭门造车,否则,他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作家只有走出去,认真倾听民族之旋律,用心感受祖国山河之魅力,自己的血脉才能与国家与人民相连。”
交流采风让作家们获取了大量来自现实生活的第一手素材。来自青岛的作家方如说:“此行是我第一次去宁夏和青海,第一次亲身感受戈壁荒漠,第一次上到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收获了许多新奇的生命体验。”来自淄博的作家宗利华说:“通过交流采风,收获了宁夏作家和宁夏文化的安静和纯真,收获了大漠孤烟的苍茫寂寥。”来自济南的作家简墨被原子城的元勋、同时也是山东老乡郭永怀的英勇事迹和援青干部的奉献精神,感动得数次落泪,从心底发出“要为祖国做点什么”的呼声。
交流采风也让作家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来自烟台的作家瓦当说:“从援青干部身上发现了开拓和担当的时代定义。”来自潍坊的作家孙方杰说:“没有亲自的体验,很难体会援青干部们的辛苦程度,那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辛劳,更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考验。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扑下身子帮助藏区民众解决实际困难,更是令人敬佩有加。”来自烟台的作家凌可新说:“宁夏青海之行,是一次真正的寻找之旅,寻找风光之美,寻找人格之美,寻找时代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