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透露,此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授课地点在“天宫一号”,持续时间为40分钟。
关注这次授课的朋友们会问:其中的看点何在?怎样最大限度地获得教益?最有效的办法是:带着探索热情和满脑袋问题走进天地间的大课堂。那么,该带些什么问题去上课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有: ——飞船所处的微重力环境从何而来? ——微重力环境会带来哪些奇特现象? ——为什么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面上和在太空中的行为如此不同? ——为什么太空舱里人或物一不固定就会飘浮起来?为什么会失重? ——表面张力是什么?为什么地面上“作用力剧团”中的这个“小角色”会在太空中“唱大戏”? 对于这5个问题,“太空老师”王亚平会做出浅显生动的回答,并给青少年朋友种种好玩的直观演示。
据笔者获得的信息,王亚平上课的方式与大多数老师不一样,至少具备如下特色:
教具特别。还记得去年“神九”航天员迅速组装起来的那辆太空自行车吗?还记得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蹬着它的飒爽英姿吗?这回,它摇身一变,成了王亚平授课的特殊教具,且不说它独一无二的怪模样,扶手、车铃,啥也没有,而且骑手拼命蹬着它,它却纹丝不动,并且骑手还得把自己跟它“组装”在一起。骑车的姿势也有点怪:一只手总扶着墙。要不是这样,不受制约自行车会满屋子飘游,而骑手呢?也会自顾自地到处游荡。这就生动地告诉听课者,微重力环境下的“失重”是何等厉害的角色,你不得不处处小心提防。
内容特别。不管讲什么,王老师总会先给你演示好玩的现象。比方说,地面上有一个装了水的杯子,你不去动它,水就乖乖地呆在杯子里;想喝了,端起杯子就喝;在天宫里可不行,得用管子从杯子里吸水,喝完水(不,应该说吸完水),倘若不拧紧杯盖,水就会呼啦呼啦自己跑出来,到处乱飘。这可不得了,水珠飘进精密仪器里可就闯大祸了。怎么来收拾这些飘浮的水珠?航天员有诀窍,一下子就可以把它们制服。谜底何在,我也不知道,就等王老师授课时揭晓了。
讲法特别。你会发现王老师讲课的方式跟自己平时的老师不大一样,她不讲大道理,更不会让你记公式、背定律。她会告诉你,在太空中肥皂泡会不会破?物体的质量与重量是怎么回事?让你在不经意间学到很多物理知识。 这样的授课,谁不期待?
知识面较宽的成年朋友可以一边听课,一边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微重力环境下主要有哪些作用力参与平衡、导致运动? ——在太空舱里除了失重以外,还会有什么怪异现象? ——有哪些事情人类在地面上做不到,而在太空中却能轻易做到? ——为什么在空间飞行器中做拉单晶、培育种子等事情特别棒?——太空舱里的对流、分散、沉淀、扩散等输运现象与地面上有何差别? ——地面上能模拟太空环境吗?怎么模拟? ——今后的航天科技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如此等等。基础知识越丰富,越能提出更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在太空授课中所获得的启示也就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