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根据各自职能,充分发挥其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推进社区管理社会化。去年以来,由社会组织牵头举办的文体活动200场次,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
三、创新服务组织建设模式,保障社区服务全面覆盖
一是规范为民服务代理点,实现政府服务“零障碍”。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对原村为民服务代理点进行规范,设立为民服务代办厅,负责受理居民建设、民政、计生、工商等需要市镇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居民只需将相关资料递交给为民服务代办厅,审批过程就由代办员免费、全程到市镇为民服务中心申办,并负责将申办结果送达申请人。全市1200人的为民代理服务工作队伍,每年为群众代办行政审批事项8万件。
二是组建志愿者队伍,落实公共服务“零距离”。加大社区民生设施投入力度,基本实现了社区居民“一刻钟服务圈”的目标。在便民服务大厅统一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便民服务网,组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治安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等队伍,对群众电话、来人等提出的就医、就学、家政、文化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
三是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提供发展服务“零成本”。社区为民服务大厅把为民服务延伸到增收致富这一农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领域,把养殖业、种植业等专业合作组织纳入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服务,全市1500多家经济合作组织与80%的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创出“董家山后韭菜”、“马连庄甜瓜”等10多个农副产品驰名品牌,每年为农民增收上亿元。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